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州花卉品牌——蝴蝶兰

(2012-11-29 10:37:04)
分类: 青州风光

青州花卉品牌——蝴蝶兰

http://s9/mw690/8c50cd0egcf992fe99b58&690

    品牌概述

蝴蝶兰(Phalaenopsis),是兰科蝴蝶兰属植物的统称,因花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得名。它株型小巧、花大色艳、气质高雅、花期持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也是兰科花卉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在国外,蝴蝶兰被当作是“爱情、纯洁、美丽”的象征。在众多的洋兰中,蝴蝶兰又有"洋兰皇后"的美誉。

蝴蝶兰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东起菲律宾、新几内亚,西至苏门答腊,南起澳大利亚北部,北到我国台湾、云南和四川西部均有原种存在,约70多种。蝴蝶兰原种最早发现于1750年,但其育种历史并不长,到今天为止也只有短短的50年时间。但经过50年的不断杂交选育,已培育出了数不胜数的杂交种。现在商业上栽培的蝴蝶兰品种均为杂交种,主要作盆花和切花观赏。

蝴蝶兰在国际花卉业中声望很高,栽培也十分普遍。在欧洲,以荷兰的蝴蝶兰产量为最大。而且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来看,蝴蝶兰在荷兰花卉市场的盆花排行榜上一直居于前列。但蝴蝶兰的主产区还是在亚洲,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我国台湾都盛产蝴蝶兰,主要出口欧美国家和日本。目前,南美国家也开始生产蝴蝶兰,主要出口美国和加拿大。

和国际上的蝴蝶兰生产大国相比,我国蝴蝶兰的生产栽培工作开展很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进蝴蝶兰,到90年代就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在广东、福建、云南、上海、江苏和山东等省市都建立了大规模生产基地。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已形成了稳定、兴旺的蝴蝶兰产业。山东的蝴蝶兰生产主要集中在青州、青岛、烟台和济南等地,其中青州地区的生产量较大,走在全省蝴蝶兰生产的前列。

青州蝴蝶兰的引种栽培始于上世纪末,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最初几个农户的零星栽植发展到今天几十个花卉企业的规模化经营。青州最初的蝴蝶兰生产用苗以外购为主,而且缺乏经验,栽培管理技术不过关,产量很低,导致价格偏高,市场销量很少。但随着近几年蝴蝶兰栽培管理技术的日渐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情趣的提高,蝴蝶兰产量和销量都已经翻了好几番。现在,青州的蝴蝶兰种苗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市场体系日渐完善,经营方式也正在大步向产业化发展。

目前,青州广泛栽培的蝴蝶兰品种都是从南方的广东、福建、云南和上海等地引进的。主要有香妃、婚宴、黑花、华伦天奴、金帝王等40多个品种。

http://s6/mw690/8c50cd0egcf99344bb045&690



形态特征

蝴蝶兰为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厘米,茎不明显。叶互生,绿色或红褐色,倒卵状长圆形,宽5—10厘米,长20—30厘米,表面有蜡质光泽。总状花序,花梗自叶腋中抽出,上伸,呈弓状,长30—100厘米;花序末端有1对伸长的卷须;每梗着花3至多朵,花大,花径10—12厘米。花色有红、黄、翠绿、白、复色等色。花期多在秋季,观赏期长达2月以上。蒴果长棒状,长约5—10厘米,种子细小,直径0.5mm左右,但数量极多,常有数万粒。自胚珠受精到种子成熟约需4个月。

生态习性

蝴蝶兰原生于东南亚及澳洲的热带森林里,且大都附生在树上,喜高温高湿、散射光及通风良好,忌闷热与强光。其杂交栽培种也同样继承了原生种的这种生态习性。

温度   喜高温环境,生长适温为白天25—28℃,夜间18—20℃,昼夜温差5—8℃。温度高于35℃或低于10℃时则植株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若持续低于15℃,根部停止吸水,形成生理性缺水,植株就会死亡。但花芽分化期应保持适当低温,以15—18℃为宜。

水分   喜欢湿润的环境,要求空气湿度较高,一般以70—80%为宜;但要求土壤湿度要低,不能积水。

光照   喜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适宜光强10000—30000lx。光照过强,易造成灼伤;光照不足,则叶质薄软,花茎徒长,开花少,花色不艳。

基质   喜欢疏松、通气、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基质(PH5—6.5)。

通风   周围环境应能够通风透气。

http://s3/mw690/8c50cd0egcf9936882742&690

    养植管理

(一)繁殖方法

蝴蝶兰可采用无菌播种、高位芽分株和组织培养法进行繁殖。但分株法因繁殖率低,所以很少应用。组织培养法是蝴蝶兰商品化生产所采用的主要繁殖方法。另外,因蝴蝶兰幼年期相对比较短,所以无菌播种法也是蝴蝶兰商品化生产所采用的繁殖方法之一。

1、组织培养

首先,制备要外植体。选择有市场价值的品种,切取已开完花的花梗。先用流水冲洗30分钟,接着放在10%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将残留的消毒物质去掉。消毒完毕后,切取2厘米带节的花梗段作为外植体。然后,按照科学方法配置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营养芽后,可将花梗除去,置于培养基上继续诱导原球茎。培养室环境,光照强度2000 Lx,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温度恒定在25℃;保持室内清洁、干燥,与外界空气交流不要太多,避免污染。

试管苗移栽。当试管苗长至2—4厘米高,具有3—4片叶和2—3条根时,便可移栽。为了保证成活率,可在试管苗出瓶以前,把试管瓶盖全部打开或半打开,增强试管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打开时间一般为8—10天。出瓶时,洗净根部的培养基,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后风干叶面上的水分,就可以移栽上盆。置温室或大棚中,室内或棚内日温保持在25—28℃,夜温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1000—15001x,一个月后,逐渐增加光照。

2、无菌播种

蝴蝶兰种子小如粉末,没有胚乳,自然状态下很难萌发。一般来说,蝴蝶兰种子成熟后,通过无菌培养8—10个月即可成苗,然后从培养瓶中取出栽培,2年左右可以开花。通过无菌播种,一个蝴蝶兰果荚可以繁殖出5—6万株苗。无菌播种不仅是蝴蝶兰商品化生产所采用的繁殖方法之一,更是蝴蝶兰杂交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无菌播种的具体步骤为:

果荚采摘。果荚采摘的适宜时期一般为杂交后5个月左右。注意采摘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若采摘过早,此时果荚太嫩,胚尚未发育完全,发芽率低。但若采摘时间过晚,导致果荚开裂,将给果荚消毒增加难度。为适期采摘果荚,应该从杂交后4个月左右开始,经常观察果荚颜色的变化,以便及时采摘。

果荚消毒。先用70%酒精将未开裂果荚表面及沟纹里的污垢擦拭干净,然后将整个果荚放人装有10%次氯酸钠的容器中充分摇荡15分钟,再以无菌水冲洗3次。

无菌播种。先用解剖刀将消毒后的果荚剖开,然后用镊子将种子均匀播撒在科学配置的培养基上,放入组培室进行培养。

种苗培养。蝴蝶兰种子播种后1—2周,胚开始吸水膨大,逐渐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1个月时,蝴蝶兰种子绝大部分已形成原球茎,此时如果原球茎过密,可以将其分播至其他培养瓶中,以降低原球茎密度。播种后2—3个月左右原球茎慢慢产生叶片,4个月左右生根。当小苗长至1—2厘米时,转入生根培养基。

瓶苗移栽。待小苗叶片长至3—5厘米时即可出瓶植于温室。从播种到出瓶约需8个月左右。

(二)栽培管理

青州蝴蝶兰生产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青州当地气候的栽培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小苗管理   试管苗上盆后1周内不需浇水,仅在中午相对湿度低于60%时向地面喷水或向叶面喷雾。因为此时根系还未恢复生长,浇水会导致根系腐烂。一般在上盆1周后浇第一次水,一定要浇透。夏、秋季浇水一般在上午进行。冬、春季气温偏低时,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新种的小苗在新根未长出前尽量不要施肥,待新根长出后施第一次肥。可用氮磷钾比例为10:30:20的速效肥5000—6000倍液浇淋根部。以后隔1—2周喷施1次氮磷钾比例为30:10:10的速效肥4000—5000倍液。在小苗上盆初期光照不能过强,以后可逐渐增强。一般来说,蝴蝶兰小苗上盆后2周内光照强度不能超过6000lx,2周后可提高至10000lx左右,2个月后可增加到15000lx左右。上盆后的夜间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7℃。空气相对湿度在上盆后2周内应尽量保持在80%—90%,之后逐渐降至70%—80%。

3、中苗管理   小苗生长4—6个月后,双叶距达12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第一次换盆,将中苗换入直径8厘米的白色透明软塑料盆中。换盆时,要先用碎泡沫块或碎瓦块将盆底排水孔堵住,然后移植。换盆后要立即喷施杀菌液,此后1周内不可浇水,7—10天后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2—4周喷1次杀菌液。换盆初期应控水促根,直到水苔较干时才浇水。夏季气温高,新根、新叶生长迅速,此时应加大浇水量,保持水苔湿润。换盆10天后施用一次氮磷钾比例为10:30:20的速效肥2500—3 000倍液。但此时苗株还未长出新根,所以只能作叶面肥喷施。以后隔10天左右再喷施1次;待新根长出后,才能将肥液施入植料中,施用浓度为2000—2500倍,但每次施肥后应浇透水1次。兰苗新根未长出时光照强度可控制在10000 lx以下,新根长出后可增加到15000—20000 lx。中苗生长期间,夜温控制应在23—25℃,昼温控制在28—30℃,相对湿度以70%—85%为宜。

4、大苗管理   中苗生长4—6个月后,双叶距达20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第二次换盆,将根系健壮的大苗换入直径10厘米的白色透明软塑料盆中。换盆后立即喷施杀菌液,所用药物及浓度与中苗管理相同。以后的水肥管理也与中苗管理相同。大苗生长期间,夏秋季的光照强度可控制在18000—25000lx,冬季的光照强度可控制在25000—30000lx。夜间温度控制在23—25℃,白天28—30℃,空气相对湿度以65%—85%为宜。

5、特大苗管理   大苗生长4个月以后,可将长势良好、根部健壮的植株换入直径14—16厘米的特大软塑料盆中。换盆后的喷药及水肥管理与中苗和大苗管理大致相同。只是肥料的元素配比和施用浓度发生适当变化,其中氮磷钾比例为20:20:20,施用浓度为15000—2000倍,生长旺盛期每隔7—10天浇施1次。光照、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与大苗管理相同。

6、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根腐病,主要虫害是介壳虫和蜗牛等。叶斑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批叶片脱落,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根腐病往往造成植株根部腐烂而死亡,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病害防治需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介壳虫、蜗牛发生严重时易导致叶片全部脱落,甚至植株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马上人工捕杀,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喷杀1—2次。

(三)花期调控

蝴蝶兰花芽分化对温度非常敏感,只有经18—25℃低温处理,且保持8—10℃的昼夜温差时才会产生花芽。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对蝴蝶兰进行花期调控。

苗株选择   成熟植株对低温处理比较敏感,所以应选择2年以上苗龄的生长健壮植株(6—8片叶)进行低温催花处理,花朵数可达10朵以上。

催花时间   蝴蝶兰从低温处理至开花需经110—130天。根据这点,可通过调节催花处理的时间,实现蝴蝶兰的周年生产。若国庆和仲秋用花,则必须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低温处理。若春节用花,则须8月底至6月初 进行低温处理。一般来说,当花梗长到10—15厘米时就需结束低温处理,否则会延迟开花。

催花地点   一般是在低温温室进行低温催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海拔700—1000米的高山上,利用高山气候来调节温度,以节省催花成本。

提高光强  在不灼伤蝴蝶兰叶片的前提下,将光照强度提高到15000—30000lx可促进花芽的分化,提高开花率。

花梗支撑   当花梗达10—15厘米时,要用铁枝固定,让其向上生长,否则花梗会向光性弯曲生长,影响以后的组盆和造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