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青州(44)——青州书画,“丹青翰墨写神奇”

分类: 青州风光 |
青州书画,“丹青翰墨写神奇”
http://s14/bmiddle/8c50cd0egcbf3fa486c7d&690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她以特有的神韵,让人们从中得到艺术享受和审美陶冶。青州的山、水、城、花,雄古深邃,壮观秀美,从而吸引了古今众书画高手为她挥毫泼墨,书写丹青。
国画博大精深,有“画分三科”之说,即山水、花鸟、人物。青州山清水秀,因而山水画占有重要地位。而北宋的青州人李成,就是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李成,唐朝宗室的后裔,父亲在青州做官,便随父定居青州。古代文人常把营丘作为青州的代称,所以,人们也称李成为“李营丘”。李成同大多数封建文人一样,初以“儒道自业”,“博涉经史”,志在修身齐家、经世济民。但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壮志难酬,找不到报效国家的机遇,便以诗酒自娱,寄情书画。他作画,经常是在酒醉以后,不拘是纸、绢,还是墙壁,随心所欲,任意挥洒,淋漓泼染,而这种画最为写意传神,体现他的风格。古人对李成的评价是:“成之命笔,惟意所到,宗师造化,自创景物,皆合其妙。”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去描绘、临摹现成的物象,而是按照自己的想象,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进行“创作”,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现藏日本大坂美术馆的《读碑窠石图》最能体现李成的风格。画中一个骑着毛驴的文士,正在仰首看碑,几株枯劲的老树,近处怪石,远处山峦,衬托出一片寂寞、萧索景象。这幅画结构造诣很深,勾勒不多而形极层叠,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画枯树,以淡墨拖抹,于作节处不用墨圈,只下一大墨点;用焦墨画枯木,枝干形似蟹爪,于平淡处显出雄奇。画面的主题在于表现老树顽强坚韧的内在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情内容和感染力。
http://s16/bmiddle/8c50cd0egcbf3f0accfdf&690
青州花鸟画的兴盛是明清时期,冯起震善画竹,冀旭工芦雁,王曰叟描绘葡萄,被称为青州“三绝”。今青州博物馆珍藏的《晴竹图轴》和范公亭公园碑廊的“小冯竹”,均为当时的杰作。冯起震,号稷下门生,一生不图仕进,以教书为业,刻意画作,时称“冯竹”。其子冯可宾,虽锐意仕途,但仍以书画知名,特别擅长画奇石,且父子合作许多作品,一时成为美谈。
“小冯竹”有石刻,现存三贤祠碑廊。画面有冯起震画的两竿细竹,摇曳生姿,根旁新笋含露,很有气势;冯可宾作奇石和流水,趣味盎然,意境深邃。画面布局得当,笔法凝练生动。难得可贵的是,画面上还有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的题诗和题记。题诗曰:“一派湖州画里诗,娟娟疏筱两三枝。朝来邗水帆前雨,正是龙孙长时。”题记称赞冯氏父子的画作:“气韵萧闲,刚墨清润,绝类李蓟丘父子。文苏之后,竹石一派,数东海矣。”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青州书画界继古开今,琢玉织锦,大力描绘青州的山水风光、花石奇姿和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目前,青州已拥有省级以上书协、美协会员20余人,多幅作品在国家级书画展中获得好评。较为知名的书画家有:刘杰,青州书画界领军人物,全国书协、美协双会员,善画兰草,高洁幽雅、气质非凡;冯聚成,具有军旅生活的阅历,因而他所创作的山水画意境深远、气势磅礴;青州美协主席王健君,长期参与花卉会展工作,艺术来自生活,因而其花鸟画超凡脱俗、气定神闲。另外,刘三民善画游鱼、程胜武善画葡萄、沈铁军善画奔马、王延林善画士人等等,都使青州画坛精彩纷呈,摇曳生姿。
今日青州,还是全国闻名的书画市场。经营书画的门店业户210余家,已经形成东方书画城、君怡都书画城、书画古街三大交易中心,年交易额亿元以上。每年举办各种书画展60余次,各种写生会、笔谈会、讲座等书画交流活动全年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