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2021-01-20 12:04:43)
标签:
转载 |
分类: 作文、素材、理论、文学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关注当今时代下的“品德修养”这一话题,力求唤醒考生作为时代青年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辩证关系的思考,引导考生对传统美德的反思与坚守,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树立大志,提升品德,追求真理。
这是一道典型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把握该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衣食与修养”的二者关系。“衣食”指向的是物质层面,“修养”很显然是我们的精神道德层面,这次作文要求考生思考的正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是以班级讨论会的形式,写一个发言稿,既有现实情境要求,又彰显个性思辨色彩。
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引出讨论主题的关键词之一:衣食。第二、三两句话为第二层,先总说“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然后第三句话具体列举管子和孔子的话,管子的话“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足”是“知荣辱”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因此“衣食足”只是“知荣辱”前提和基础,即衣食足用是追求修养的前提条件;后一句孔子的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意思是“士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强调的是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应看淡衣食享受。第四句话为第三层,它指向引导考试关注现实生活,这与我们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是不谋而合的。现在我们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本题也关注“衣食”,但关联到的是“修养”。“荣辱”“耻”等用词涉及的是认识层面,“志于道”和“淫逸”的对比提醒了衣食习惯影响到的是精神追求。所以,这则材料引导学生不攀比,不拜金,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不良风气,要求学生辨荣辱,志于道,切中时弊,立论堂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秀作文: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