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节奏的划分
(2018-08-27 22:37:42)分类: 诗歌阅读、诗歌艺术、音韵声学 |
朗读节奏的划分
作者:lpangrandawu
那么,如何确定文言诗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常见文言诗文句子划分节奏的方法,权作引玉之砖,求教方家。
一、句子成分之间要停顿
(1)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例(1)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2)(3)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二、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
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
三、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例(1)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2)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翻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四、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
五、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例(1)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2)的意思是“处在朝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六、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七、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如:
例(1)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例(2)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例(3)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八、“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余闻之也/久矣。 (《伤仲永》)
洋洋乎/与灏气俱 (《始得西山宴游记》)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乎” 是句中语气词,是要停顿的。
九、诗句节拍间要停顿
(3)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前一篇:[转载]佛诗禅词哲理诗100首
后一篇:[转载]《烛之武退秦师》教法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