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梳理(知识树)
(2012-01-11 22:11: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1妈妈的写作_原创 |
第一章
第二章
学习密码:笔画笔顺、辨别多音、同音字、快速查字典
1、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
2、汉字的分类(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3、多音多义字
4、同音字和音近字
5、常见形近字/易混淆的字
6、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
7、快速查字典(三种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
汉字众多,结构复杂,确实给学生在书写和运用上带来很大困难。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往往就变成了错字。如把“由”写成“申”,“大”写成“太”等等。同一音节里绝大多数有几个或几十个同音字,更容易发生以同音关系替换字和词之间的规定关系的现象,而出现别字。
●
书法艺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宋。梅尧臣)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第三章词语成语-============================
学习密码:词的构成、理解词义、感情色彩(褒义词和贬义词:团结和勾结;中性词)
贬义词——有憎恨、厌恶、轻蔑等否定的感情色彩的词,如“虚伪”、“懒惰”等
中性词——词义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即为中性词。它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如
1、词类(按词的构成分类AABB;ABAB;按词性分类:名词、形容词、动词等)
2、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3、词语与理解
4、近义词、.反义词
5、成语(成语之最;成语故事)
● 如何学好词语成语?
● 趣味知识链接——成语之最:(PK的形式)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第四章
学习密码:理解句义、病句类型、修辞方法;段落形式、构段方法
1、句子种类(按语气来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句式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3、关联词(表并列(一边……一边)、表递进(不但……而且)、表选择(要么……要么)、表转折(虽然……但是)等)
4、修辞方法(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反问、设问)
●
1、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比喻)
2、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拟人)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5、标点符号
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别闹出笑语来。
●
标点符号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标点吗?有什么希奇的呀!哎哎哎,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标点符号,有时把它悄悄移动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全反啦!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介绍标点符号的故事吧!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戏剧家徐渭。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潦倒而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仅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
从这件事例看来,标点符号的作用该有多大啊! 然而我国古时候却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被人误解。直到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第五章
阅读还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以后考试中,阅读和写作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有可能只考阅读和写作。
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学习密码:规范阅读、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思想感情
1、文章的表达方式
2、中心句/中心思想
3、段意的归纳
4、诗歌理解
● 掌握阅读方法:
1、先看一下标题通以及每一段的第一个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2、不要反复浏览;
3、聚精会神地阅读;
4、要默读,不要出声。
5、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发挥视线的“余光”,多看到一些内容;)
● 锻炼阅读速度(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200字/分钟;国际上关于快速阅读记忆的最高级别是一级:为15000字/分钟。十级是100字/分钟)
日常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
1、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精思、勤记、善用)
第六章
学习密码:收集素材、表达真挚情感
1、审题要准确
2、.选材要有真情实感、有新意。
4、按纲行文
3、构思巧妙
4、精心修改
●
对于写作,还有一点重要的要求:
那就是汉字的书写要求(美观、大方;快速)我们一定牢记:“下笔就是练字”,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
书写速度慢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书写速度慢,原本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他却要用两三个小时去完成,从早到晚忙于课业,负担重,休息少,影响身心发展;由于书写速度慢,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游戏,没有多余的时间交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看课外书,个性发展和知识面的扩展受到限制;抄写慢的人抄写时的是字词怎么写,而不是句子的意义,不能一边抄一边思考,影响了思维的发展;一个字、一个词要重复观看才能抄下来,生字、生词就不能变成熟字、熟词,语言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总之,书写速度慢,是孩子学习跟不上,成为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书写速度,这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提高小学生书写速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平时我们在写字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注意下面几点:
1、正确执笔
希望我们的孩子人人都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
例如定时抄写短文章 几百字 开始要求速度 然后要求质量 最后都要求. (三年级硬笔书写速度:抄写每分钟25个左右)
第七章
1、口语表达的主要形式、常见话题(表达歉意、演讲、劝慰别人)
2、倾听
听时听优点、听缺点、听要点、听异同
1、要有耐心地倾听
2、有礼貌的倾听
3、专注地倾听
4、虚心地倾听
3、朗读
朗读的要求——“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最重要的。
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调情感
●
第八章
学习密码:中外作品、名著、名句诵读;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1、学校声韵叮咚(古诗300首;美文十级)(要注意归类在背诵时)
2、.文学常识(朝代、人名、作品)
3、.谚语、常用电话、对联知识、字谜知识、谚语知识、歇后语
●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和说明。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老虎屁股——摸不得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