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金山汇总研究
(2013-04-04 09:30:56)
标签:
期货期货高手投资财经 |
分类: 期货高手与技术 |
一、证券时报记者童可
宁金山的家里纤尘不染。
地板上、墙上、沙发上,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甚至书桌上,也没有一只多余的笔。
“我喜欢简单,人生本简单,投资也简单,只是我们把它想复杂了。”宁金山说。
宁金山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国际期货(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个相信“简单即是有效”的37岁男人,看上去内敛而谦和,却语出惊人,他说:“如果非要把我比喻成一种动物的话,我比较倾向于猎豹,耐心等待机会,一旦抓住机会就迅速出击。”
外表,他简单;内里,他是一只猎豹。这只猎豹在经历了10余年期货生涯中无数次几近完美的出击之后,他说:“虽然我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我多年来没有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客户出现亏损。”
期货生涯三步曲
1993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缘,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刚刚一年的宁金山成为了中国国际期货公司的一名普通业务员,从此开始了他在期货市场的投资生涯。
宁金山把1993-1998年称做是自己期货投资生涯的第一阶段。“那时候帮客户挣了钱,但自己并不明白是怎样挣来的。”
宁金山印像中教训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1996年跟风炒海南的咖啡,当时他手上有100万的资金在操作,没想到后来形势逆转直下,最后所幸逃了出来,但他自己也惊出了一身冷汗。“那次失败差点把我从期货市场洗了出去,因为那是对信心的打击。”宁说。
这一次操作,让宁金山以后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我开始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去跟风,有了较大把握的时候我才会杀进去。”也是这一次操作以后,他开始慢慢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投资理念。
1998-2000年,宁金山将之视为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休眠整理阶段。1998-1999年间,国家整顿期货市场,他敏感地感觉到期货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多年的打拼之后他也希望能换个心境,所以主要精力放在了管理工作上。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看到很多客户的交易历程,成功失败比比皆是,太多的例子让他不断反思,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成功不过是性格使然,小聪明、胆子小加上小运气使他逃过了很多劫难,获得一些都不怎么知道所以然的盈利。他意识到要真正获得成功必须有一套真正适合自己投资理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直到2003年,宁金山从事期货10年之后,他认为自己才开始逐步理解了期货,理解了期货涨跌背后的原因和它所代表的东西。“2004年以后,感觉自己的投资理念就系统化了,而操作只是投资系统里的一部分。”宁金山说,这可视为他期货生涯的第三阶段。
系统的投资法则
宁金山把每一次投资都分为三个层次:分析、操作和总结。在他逐渐成熟起来的投资系统里,他把准备期和操作期都拉得很长。“而一旦盈利,进了我口袋的钱要我吐出去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不太愿意做太冒险的投资,利润回吐的情况也会出现,不过一般都不会很大。”这体现了他非常个人化色彩的投资风格。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对行情判断正确而结果却投资失败?宁金山认为有很多原因,比较常见是错位。他举例说:“一是对自我定位错误导致操作方式的错误。例如,一个散户,本来就应该跟着趋势做,但非要去做战略抄底,这就是致命的错误,等市场开始向你展示运行方向的时候,也许由于前期的风险承受的原因,你已经受损离场了,所以应该在趋势走出来的时候再去做。第二种错位就是信息错位,用宏观的分析去指导微观的操作。对中国股市大家都看好,这是宏观分析,但用这个分析去指导具体的个股操作就未必是对的,期货也一样。期货相比股票更讲究精确率,因为期货只要有百分之五或十的回调就会被清出去。”
说到如何做分析,宁金山谈得最多的是“理性”。他认为要做好期货,从业者必须具备两个素质:一是思维方式不能大众化,因为在这个市场上能挣到钱的毕竟只是少数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和常人不一样的思维;二是要理性,听凭消息或者感觉也许偶尔也会成功,但终不能长久,长久的投资必然建立在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之下。
“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增加投资对象的附加值,它的估价是多少就是多少,一个杯子它就只值五块,如果因为它具有什么感情色彩,就非要给他加一些东西,那就是给投资加了光环,就是非理性的投资。”
在业内,宁金山的这种理性投资有时给人一种“谨小慎微”的感觉,大多数的时候,他手中会有70%的资金,因为他总是在等待出击的机会。据宁的一位客户说,上千万的单子在宁的手上一年里却只交易了6次。
“很多朋友会认为我是在浪费机会,但我认为做投资一定要懂得放弃,重要的是怎样确保每一次投资都尽可能获得成功。”
在宁金山看来,投资的理性还与人品有关。“平时做人很平和公正的人,在投资判断上也会理性,不含私心杂念的投资,才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做判断,做出来的判断也才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资才可能获得成功。而一个藏污纳垢、性格有缺陷的人,他的投资很容易失败。”
大道至简
“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悠闲。”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宁金山说他非常“懒”,他不喜欢复杂的事情,他觉得投资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一次投资之前,他会想很多很多,但一旦决定以后就会变得简单得多,已经考虑好了,也有心里准备了,都在可接受的范围里,也就没有必要去过多地细节关注,所以他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当然如果碰到预料之外的风险,坚决清仓出局也是他投资上的风格。
对于在生活和投资中碰到的困难,他自己的排解之道是看电视或者运动。运动让他放松,看电视他会选择例如浩瀚宇宙之类的片子,感受人之渺小。
“古板、守旧、保守、温和、执着”,宁金山用了这样一些词汇来形容自己,他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在投资上是这样。”他觉得受性格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自己还只是赢在心态上,但心理承受能力显然还不够硬朗。“心态平和是因为我对钱的欲望不是很强烈,错过了也很坦然。我的经历里没有大起大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欠缺。在这个行业里看得多了,各种各样的起起落落,也有一个星期就翻几倍的,但性格导致我不敢那样去做,最后自己坚持下来了,市场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一样能有很好的结果,但未必能同意我的观点。”
“不去强求太多,自己很清楚自己有多少分。”宁金山说,“如果是别人给我60分的话,我永远只会给自己打40分。不要给自己压力,反而是化解压力的最好方式。”
很多从事投资的人喜欢把花旗集团前总裁桑迪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大部分时间我都提心吊胆,但也正是恐惧让我一往无前。”但宁金山的心态显然不一样,他说他请人写了一个“庸”字,打算挂在书房里,他理解的“庸”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做人要讲究中庸之道:平衡中发展、平衡中突破、朴实中见才华;二是时刻提醒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三是做人要雍容大度,不计较得失,要在宽松的心态里生活。
人性最大的弱点是贪婪与恐惧,这一点,无论在股市还是期货市场上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因而有人说,股市即人生,战胜了贪婪和恐惧,就是战胜了自己,战胜自己便能战无不胜。正所谓“大道至简”,宁金山所坚持的“简单之道”与此一脉相承。
二、20年来从未爆仓的宁金山则体现了另一种姿态,正如他办公室那个笔锋俊雅的“庸”字。宁金山觉得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从来都很谨慎,即使头寸盈利有500万,也不愿意用这500万去博弈一笔可能获得5000万的交易。在期货这个江湖穿行,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对手的实力隐匿,难以揣测。即使你是武功高强的战狼,也恐怕会遇上资金庞大的猛虎。这些高手,更注重控制自己的内心,善于把握那一端是理性、一端是贪欲的天平。
三、一个期市“冷面杀手”的忠告
记者:这又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幸运的开始。但您利用这位客户的投资,挖到了期货投资生涯的“第一桶金”了吗?
宁金山:第一桶金不敢说,但确实是一个起点,最终给客户挣的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总算能够对得起他了(呵呵)。对我而言,因为他让我开始真正介入和感受期货投资。这是我的第一次交易。每一个期货人都会很难忘记自己第一次做期货的收获或教训。对我来说,那是一次同样对我的投资活动影响深远的事情,是必须总结、不能忘记的教训。第一次我做白糖(当时存在的深圳联合交易所上市此品种),那时的白糖市场是强势,我开始买入。记得当时心情极度兴奋,双眼一刻不离地盯着盘面的走势变化,紧张得手心都是汗。由于我的买点不错,第一天就赚了一万多元。这钱来得真是太快了!相信许多初入市的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心理感受。
当时我非常痛苦,接下来的几天可以说是在地狱里煎熬。亏钱不仅愧对客户,而且自己的自信心也遭受了严重打击,当时觉得这个世界非常没劲。
记者:的确,任何能够站立于成功高地的操盘手,实际上都曾经历过若干次刻骨铭心的挫折,或者说,屡屡失败的交易记录则是他们通向成功所必须踏过的阶梯!在您看来,从失败到成功的最终跨越,是什么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的理解里,理念是决定方向和做事方式的。不仅仅在期货投资方面,在公司的企业经营中也是一样。应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理念。只是在什么背景下面,它正确的概率大一些。我是这样认为,理念代表着你对市场的认知,有了正确的理念,所有的行为都围绕它来做,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而且在思想上有了一个统一的理性操作系统,许多事就会很清晰,不会非常杂乱无章。在期货投资里,由于相对机会很多,机会形成的条件背景也不是完全一样,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么做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宁金山:要让我很清晰的讲清楚简单就是有效的,我估计仍然会让你觉得很“虚”,其实它是一种体会或体验。
宁金山:什么才是最好的交易方法?坦白说我和你一样都想知道,不过就我的经历来说,我觉得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方式是完美的。就目前市场所能看到的,有很多优秀的交易人士,他们都能从市场中稳定获利,市场知名的炒手、程序化模型交易、趋势交易、波段交易等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还有根据基本面分析交易的,有根据技术形态交易的……,凡此种种,都是构成市场生态的具体形式,其本身就应该是形形色色的,如果市场完全统一成一个模式和一种方法,市场也就没有魅力,或者就没有投资机会了。所以我自己是这样做的:根据自己的性格,确定一种交易方式,当市场出现和我这分析和交易方式符合的机会时介入。如果市场没有这种机会出现,以休息跟踪为主,直到下一个机会出现。反过来说,如果我使用其他的交易方式,可能现在我就会很痛苦。比如说在程序化交易里,市场在跌停时是要求买入或继续持有,我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在我们公司里,模型化交易的负责人就不可能是我,他的投资准则就是比较坚持和机械地执行,他团队一样很优秀,由于我们在一起工作,所以我就能很深地体会这一点。因此,因人而异或者团队理念不同,交易方式就会有不同。
我的交易方式的选择与我的性格有关。我是个很理性的人,生性比较淡泊。在做交易的时候,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不必局限于结果。如果你一昧追求每笔交易能赚多少钱时,则会丧失自我。当你对行情的判断出现偏执,失去应有的冷静,你不但得不到机会,反而会失去更多。的确,市场给予的诱惑很多,但你必须分清楚哪些机会是可以拿的,哪些不是。如果老想着所有机会都给自己占着,那你很容易误入歧途,踏错市场的节奏。其实,性格与交易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我的个性很适合做交易,因为我的舍弃,使我更能清楚地倾听市场之音,摆脱不必要的困扰。我每年给自己制定的赢利目标都比较低,希望我带领的资金每年赢利20~30%就足够了。这个目标让我能贯彻自己的投资理念,可以放弃很多机会,其同时也就避免了很多风险。如果要求高了,会害怕失去机会,但结果常常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尤其是我,不愿意在压力中工作和生活,所以知道现在仍然觉得自己心理素质还是不够好,就是因为没有经历大的波折。其实当你欲望降低的时候,你得到的收益往往不止这个数。市场所给予的往往会超出我的期望。记者:您认为市场分析对投资结果很重要吗?您运用什么样的工具做市场分析?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分析结论转化为帐单上的盈利数字?
我认为所有的分析都称之为缺陷分析,就是不完全分析。影响市场因素会很多,但我们分析到的因素是不完整的。所以分析和投资互动,但不能等同。现在我们行业里很多优秀的分析师,他们所写的分析文章有条有理,分析有理有据,有很强的阅读性,也有很好感召力。但是做为投资者,他们的业绩却很一般,甚至是较大亏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看的只是静态的报告,做的却是动态的市场。在变化的市场中不确定因素太多,随时会发生新的演变。所以当我市场分析后,决定入场建仓,我会对我的持仓部位进行持续分析与跟踪。再从市场的架构中评估目标价位,甚至每上一个台阶我都会与对手换位思考。然后从预期获利的角度去考虑潜在的风险,一旦你确定可以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那你的心理状态基本调整妥当。尊重市场、尊重对手才是客观的。
因此,我的市场分析与大家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有时候不同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相同的信息分析结果是会有所不同的),加上我交易理念和条件比较明确,所以思维比较清晰。因此,我觉得在期货交易中,思维方式才是一个人在市场中的评判标准,和聪明、努力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经过这样的思维和交易,一般来说还是能把分析结论转化为赢利的。当然是以分析对了为前提记者:您认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是专注一个行业品种进行投资好呢?还是应努力抓住市场大多数品种的市场机会进行投资好呢?目前情况下,哪些品种有、或可能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宁金山:这同样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交易方式,如果是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还是建议以行业品种为主。如果是技术图形或者模型程序化的交易方式,也就没有必要受限品种了。这区别在于分析的着眼点不同,基本面分析对品种了解和跟踪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很多信息,个体的投资者很难多方面顾及。而技术和模型化交易的分析基础是交易数据,是交易中的交易。所以对品种研究的要求不是很高。我是跟踪研究行业品种的,所以交易也会以它们为主。以我的分析和交易方式来评判投资机会,我会倾向大豆会有一些机会,总体来说,先涨后跌。交易执行中的简单化尤其重要,在我的经历里,计划的东西很多时候都被复杂的思想破坏掉了,结果都很遗憾。简单化对我交易来说更显得重要。记者:正如您所说,期货投资要坚持“宁可错过,不可做错”的原则,这其中的实质问题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您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和把握有着怎样的理解与经验?宁金山:其实市场中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很强,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不然他也就不会自己来做期货了。市场如果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他就会认为自己比市场精明。而一旦市场的发展不按自己的判断去走,就算不认为是市场原因,也会给自己找很多客观原因来安慰自己,每件事你要找原因哪会没有的?因此许多人很难命令自己从错误的交易中脱身。因此,结果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相信以后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是希望尽量少犯(哈、哈)。我自己觉得悟出期货交易深层内在的东西是在2000年。98~99年,期货行业相对比较低迷,有个了解我的朋友建议我借此机会总结一下,于是我停止了交易,只看不做,长达一两年之久。市场的涨涨跌跌,我只作壁上观。真的停下交易思考的时候,自己是吓出一身冷汗。其实对期货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之前所挣的钱,也就是靠小聪明和性格谨慎来赚钱,赚得不明不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和期货有些距离,再审视期货时,这种感受和以前截然不同,以前眼光比较有局限性,没有开阔的眼界,现在是从一个有距离的眼光去审视期货和市场走向,才逐步有一些很深的感触。我相信很多朋友会一样,就如一句古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才能豁然开朗,要跳出期货看期货。我知道这句话有些玄机,但自己确实是有这样的感受。做期货不能一股脑地钻在里面,对市场应该有个大局观,要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有很好的判断市场的方向。我们许多时候都奔走于患得患失之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在后来的交易中,我一般会找出市场发展的因果,顺应市场,这样一来交易的结果一直是赢多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