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得易斋主人
得易斋主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76
  • 关注人气:2,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股市投资与大乘佛法

(2012-06-02 21:38:08)
标签:

转载

分类: 佛道圆融

接触佛学已有经年,伍朝辉自认为对浩瀚如烟海的大乘佛法知之不多,一部金刚经在手已经够毕生之受用。与别的居士们不同,我对佛法的理解归纳为四个字,即:戒、定、真、慧。

而天下禅宗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谓为:“空”。在对空的理解方面,最能达到登峰造极境界的大师当属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文字,我摘抄下来,以备赏读:

。。。。。

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 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当前,令人不觉。”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设作偈颂,枉用心力。”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凡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待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变相,及五祖血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小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问,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会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凡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凡,万法无滞,一其勿一其,万境白如如。如如之心,印是其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一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獦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细细阅读这段文字煞是精彩。上面讲的是五祖传衣钵于六祖之事,而当时神秀为五祖的大弟子,但由于仍未明心见性,未了悟禅宗无上心法,因而未能得授五祖法衣。而慧能的四句偈言深得禅宗“空”字之精要,因而明心见性,悟道佛法,最终成为禅宗六祖。

那么,你学佛学到什么呢?

很多人以为一进寺庙,烧香叩头就是学佛了,其实大错而特错。更有甚者,有些人去寺庙烧又长又粗的高香,以求神佛的保佑,实则愚昧之极!

佛教作为一门宗教哲学体系,他的核心是教化世人多行善莫作恶,一部金刚经里面讲了许多做人做事方面的修行知识。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即:人生是一种修行。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那么,学佛学到什么呢?很简单,我开头就讲过,我得到四个字,即:戒、定、真、慧。

第一个是戒,戒是指戒律、规律。戒律,也可以称为规矩、制度或纪律,做人做事,首先要讲规矩,遵守纪律,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而规律是什么?意即自然而然,凡事凡物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你不要想着超越或打破这个规律,否则就不和谐了。

第二个是定。定是指定位、恒定、坚定、执行。定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定位,你是做什么的,你该干什么,要想清楚。恒定,就是指意志要坚强要稳定,做事要有恒心,要精进;而坚定是什么,关键是立场与信念要坚定,你认可的事与真理,一定要坚持到底,不可东摇西摆。最后就是要执行,执行是定的一解读方式,意指坚定的执行力。

第三个是真。真是指本我、真实、真心。本我,是指你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人?要还原自己,要从内心深处去发现自己。很多人都披着一个面具在虚假地工作生活,我们的本我是什么,我们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你一定要找到本我,别在茫茫人生中迷失了自己。真实是什么呢?我们说话、做事要力求真实,要能发现事物的真相,找到他的本质。真心则是指我们对人处事一定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点虚假,而学佛,也要以真实心去接受去研究去体验,不可利用“佛”。

第四个是慧。慧是指开悟、智慧。开悟,是指明白、发现、了然的意思。你没有开悟,说明你没有守戒、生定,没有还原本我,因而无法开悟。所谓定能生慧就是这个意思。无定,则无慧!智慧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了,就是聪明了,且具有渊博的知识,佛经云:具足智慧也。

 

前面都是讲经,尝试解读大乘佛法,其实是讲我自己的学佛心得体会。那么,大乘佛法与股市投资有没有密切的关系?有,简直太有了!用上面讲到的四个字,我们来一一分析股市投资的无上心法吧。

首先是戒。我想,这个戒包含有:股市运行规律、股价波动规律、个人投资纪律等等要素。进入这个市场,我们首先要遵守这个市场的规矩,要了解股市运行的规律,了解股价波动的规律,同时,要严格制定自己的投资纪律。我要求我的操盘手们都要制定自己的交易模型,其实就是要他们制定交易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纪律!学会了“戒”字,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是定。很多人失败就是败在这个定字上,心不定,个人投资没有定位,不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譬如有些人做短线,结果一套牢,他就变成了中线,甚至长线。而有些人做长线,结果赚了点小钱,就变成了短线。一天到晚都在瞎忙。不能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心乱如麻,早晚都是庄家的炮灰。

接下来是真。你在这个市场混,你要能发现这个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价格为什么会产生剧烈的波动?它背后包含了什么样的信息?你要懂得还原这个市场的真实“本我”。然后,你的投资策略中要力求真,找到它的命门,出手就赢!

最后是慧。这个时候,你开悟了。你开悟是因为你严格遵守了交易模型所规定的纪律,然后,你严格坚定地执行了你所要交易的策略,在不断成功与失败的交易过程中,你不断总结经验,最后,你终于完善了你的交易模型。在这个阶段,你突然开悟,突然生慧。你发现,这个市场原来不过如此,赚钱原来如此简单!

我和我的操盘手们都是经历这样一个历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修行”。

因而,我可以这样说:炒股,是一种修行!

我们在修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修:戒、定、真、慧这四个字。一切股市投资的大乘佛法,皆从此四字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