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前言&序章

(2012-09-22 19:43:46)
标签:

文化

分类: DCD全片解读

本博文仅限DECADE吧内部交流,禁止复制到其他论坛和贴吧,且非常不建议在这些外部范畴讨论,完全禁止以本文猜想的部分争吵。

说在前面的话:

本文将为大家呈现真人版(也就是非漫画或可能出现的小说平台版)《假面骑士DECADE》的伏线思想,以笔者的思路为大家思考平淡旅行背后的混乱提供参考。为撇清解说的脱线嫌疑,建议读者自己对着影片的相应剧情来看,并且注意本文中对原作和平行世界的异同和改动说明--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不要开飞机一样浏览,动脑筋组织。由于本文边幅过大,为了在保证完整性的同时尽量精简,正文最后修改阶段大幅去掉了各种不必要的话,因此笔者对读者将来可能感到的枯燥表示歉意。

本来是不需要本人多此一举的,但由于拍摄过程中多次更换编剧和承受社会压力,导致剧本呈现主线的枝节被不断增删,结果是漫画版(一般认为是最初拟稿思想之一)、SAGA版(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篇章而言)和现有TV版很可能已呈现三种‘真相’。就这个过程而言,即便是要东映出叫编剧大神们围一桌子写一本书出来完整地将最终成果的TV故事用文字陈述出来,你也不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甚至可能在桌上就不欢而散,毕竟是个争议性的主线设定,大家都有想法),这点相信不少假迷已经清醒过来。而最好的例子就是对本已拍好却被临阵销毁的结局黑历史,东映给的做法是倒回去把牵扯了删剪内容的、已播出来的TV最后一集改掉,表示‘没有这么一回事’。因此,对于本TV版,你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探究图一乐带过,或者尝试把最终成型的故事串联起来。而笔者的初衷,就是对后一种选择给出指引参考。

如果你要说‘这好象不是官方说法吧’,要求在这里求得的信息全部为官方说明,或者说‘这不是漫画版或什么版的原样/直接说法’,很抱歉,本文必然存在‘理解类信息’,即根据画面线索、流出消息和相关知识、设定分析的非官方解释;另外如果你不认同骑士是平等的,或者对什么都抱着‘主角光环’‘认真你就输了何必分析’的思想,导致根本不可能平静地把陈述线索组织过程的话看懂,建议止步于此。如果日后官方SAGA版能对笔者某些表明彻底是猜测的片段有修正作用,尽管本身TV版的细节呈现(当然主旨是不会变的)已经不能和原稿思想完全一样,笔者同样建议相互配合,而笔者这边也会尽可能跟进。这事和当年的《ZX》一样,主角确实还是ZX,但真人版和漫画《Spirits》完全是两种说法。

有件事算是本文特色吧,文中对于各骑士的战斗附加属性和部分无命名却真实存在的技能,采用理念与《SRW》的‘精神’技能类似的非官方命名,以方便对专项名没有认识或概念的观众归纳和理解。

最后一件事要声明的:脑子是自己的,不管你的理论接受能力是好是坏,最好不要妄图通过别的读者来‘了解’本文的思想(包括借他人之口得出‘全文都在胡说’或者‘全文都是真理’的结论再来‘摆正’自己的阅读思维的行为),就因为理解会有差异,笔者总是见到多次转述的过程中违背了本文的初衷。总之,擅自跳读或找代读导致的疑问和质问,本人基本不会接受答疑。

--------------------------------------------------------------------------------------------------

世界结构(其一)

开篇以前,必须先给大家讲几个要点,首先是《DECADE》(以下简略为DCD)里呈现的世界观。注意这不是‘官方结构’,笔者也没说过百分百乃至永久正确,但不管你是发誓彻底不信还是走着瞧,本人只能尽我所能解释本文如何对此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如下图:

http://s11/middle/8c41c58cgca48e80213ca&690

处于结构顶端的是DCD的世界,由原始地球演变而成;元素混杂的DCD世界作为第一层的元素抽取对象,革新出元素各有特色的第一层(也就是说,DCD世界和第一层实际上都是‘原版’,但一虚一实),最往后的世界以第一层为模版衍生(并不是直接复制的意思,也不是物理性分裂);自第一层起,每一层都能大致分成‘昭和’‘平成’两个‘系列部分’(毕竟后面的作品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图中优化成对半分只是为了好说明现状,非实际占用比例);中间的粉紫色直线是结构的母线,DCD世界与第一层之间的黄色线用于表示该两者支撑结构的相对稳定;概念第2层的附图表示世界碰状在一块时的特殊状态。

本版块声明:本说法并不是为了否定石之森老爷子创作的原版假面骑士、修卡等的根本存在,相反是先肯定后研究。DCD和前辈们有各自的使命,DCD所干的事也没有什么比前辈们伟大,因为奋斗道路压根就不同,假面骑士为人类而战,DCD以一条不可能被接受的道路保护[假面骑士]、使他们能够继续保护他们的世界。假面骑士个体的总数再多,在他们全员保护的人类的总数面前也不过是少数,从这点看,抽象的力量通过衍生化为各个具体的假面骑士的力量,成全了更崇高的现实使命。极端点举例,就算有个小偷老爸也不会影响儿子是英雄的事实(当然嫉妒的人会把这传作英雄的劣根性),再说DCD本身就不是坏人,只是在他成功之前骑士同胞们不可能理解他想干什么(这点跟天道背着骂名去销毁原虫项链是相似的,差别在于悲剧还是发生了,他至少失败了一半,但也证明了他是对的;而DCD没办法,彻底完成前只能继续当‘恶人’,这是他在剧中内心痛苦不堪的原因),同时在戏外而言DCD本身创作的意义(区别于戏内而言的‘战斗理由’),正是向观众再次宣扬假面的世界里形式各异的‘正义’,而不是显摆什么‘我是最强’。所以请部分认为本人无意识或根本就是为侮辱各原骑士(尤其指昭和骑士)而行此文的人重新审视骑士精神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这个本人不负责,毕竟某些看到此句脱口而出就开始反问的人,他们就对此发自内心地自信--尽管看到这一句后可能口吻又变得很谦虚。对前辈更多的致敬将在后文继续阐述。

属性理解新法

然后是关于《DCD》里的力量要素。所谓的力量要素,是指因《DCD》而诞生的、以主役骑士使用的卡片为理念原形的GANBARIDE系列卡片所引入的全新骑士力量理解公式,包括[][][],由于这样仍不能把一个骑士的战斗效果概括完整,于是本文再增加一个‘防’要素以便理解。四要素分别是:速、力、技、防。以下是各项要素考虑点的个人归纳。

[]包括:攻击出手速度(通常/技能)、连击速度(通常/技能)、移动速度(通常)、技能发动速度、运算分析速度等;

[]包括:攻击力(通常)、爆发力(愤怒/技能/效果)、能量值(指内发型。太阳能等外接另外编属)、技能强制效果的约束力等;

[]包括:敏捷/反应力、技巧、弹跳力、洞察力、技能多样化、可切换形态多样化(此项只针对该骑士的基础形态存在)、形态切换速度(与前者‘多样化’可以勉强归到‘技巧’中)、技能强制效果(包括是否有对敌约束力、有多少种)等;

[]包括:防御力、血量、体力、根性等。

归纳各种表现之后,在速、力、技三个要素中,数据分配占个人分配比例最突出的一项将作为该骑士的主属性写在卡片的右下角;在原作卡片中,主属性是不会填写的,替换为相应的骑士标志(以示卡片并非单纯的数据单,更是本质的二次元载体)。对于这种骑士主属性区分的理念,由于官方数据所能显示的项目只是这海量的归类中的一部分,因此用官方数据对同一阶骑士进行力量比较的作用在这里就淡化了,这也是解除了官方战力表格的限制,对骑士发展潜力与方向的肯定。由于‘故事化’带来了每个骑士个人的无限可能,优化考虑下每个主角骑士被安排到的‘未来最大可分配数据量’本身应视为相等,只是可用数据将随着等级的提升逐步解锁,不同人、不同款骑士在同一等级下解放的量也不规则,且对当前等级手头分配到的数据用了多少得看人间体。举例,假设骑士AB最大等级可达到LV100,到LV100时,从LV1起累积的可以分配的数据为500点,但该骑士当前只有50级,其积累的可分配数据累计到当前只有250点;A49级时解放了10点,50级时解放了20点,但B可能4950级时都解放15点,只是累计解放点一样。

另外各作为自己世界的中心,主角骑士将比其他骑士增加一部分‘临时可分配数据’,在面对等级可能远高于自己的最终BOSS时,可以随机地将之部分或全部调用加成某一或全部属性,本文将这含糊的玩意命名为[中心数据](俗称‘主角光环’)。但这部分数据应用非常灵活且具有不稳定因素,即便‘总量’上是各主角相等且概念上为既定,每次能调用的数量也不一样,战斗中战斗后都可能且可以被抽回,就像是在游戏中魔法临时加成一样,不是永久的上限增加,因此往后的解说中出现主角间比较的,这部分因人间体的特殊而产生的数据将被直接无视。另外,与‘骑士数据’相比,中心数据的总量不可能很大,只用于在对战当前骑士数据与最终BOSS数据之间制造微小差距实现形势逆转。

对于‘每个主角骑士被安排到的最大可分配数据量本身是相等的’,这个与‘骑士世界平等观’有关,但条件不齐,在下文相应时期会续讲。

根据表现,三属性之间大致存在着一定的相克性质,[][][][][][],用以第一印象判断骑士对战时在主属性上是否有优势。也许实际操作上会很离奇,因为实战中不会只有一个属性而其他属性为零,但这个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原理是近似的,[]=[石头][]=[][]=[剪刀],以主特性优势为基准。毕竟是第一印象,就像我们五行里‘水来土掩’这样只是个绝对假设。《卡片大战》中也可以干脆用主属性相同的骑士互拼。
   
另外,判断骑士的主属性应尽可能参照骑士卡(Kamen Ride)和形态切换卡(Form Ride)下标的属性,部分骑士技能卡会由于技能特点而有不同于主属性的属性(也就是大部分该形态的技能卡都是和主属性相同的),以表示该特殊技能在使出的瞬间,哪项属性特征是最高的,也表示在使出的时候能临时将某属性的数据调动到当前特征属性上,比如《假面骑士W》里的Accel,在使用摩托化技能的时候,主属性会切换成[](详情可翻找卡片)。

卡片分类

(由于剧中格式的卡片是找不到的,所以基本以相同但格式不同的GANBARIDE》卡片图示。但请注意《GANBARIDE》毕竟是游戏化,不管如何与剧中卡片都是‘不同’的,这里也只是参考图样。

[Kamen Ride]假面驾御卡片:

    DCD可用作变身或者变成另一款骑士主形态的骑士塑型卡片;DCD COMPLETE FORM(完全模式,以下简称为CF DCD)状态时,若当前K-TOUCH按键内不包含需要用到的骑士,刷动Kamen Ride(以下简称KR)可令系统默认下一次绝招卡片使用时与被刷的当前在场骑士进行复数攻击,这时系统会报音效表示进入最终攻击驾御。由于CF DCD的身体上有联动反映的设定,笔者猜测应该也能代替按快截方式键,对当前不在场且没有在胸前常备的骑士进行能量块模召唤,这点在CF DCD登场后会再说一下。

    卡面为骑士胸像。若DCD直接刷某骑士变化形态的骑士卡,则可免除先刷主形态骑士卡再刷形态切换卡的步骤,例如DCD觉醒度低时,要变化成圣杆电王有两种方案,一是先用圣剑电王的骑士卡变身,再用圣杆电王的形态切换卡;但也可以直接刷圣杆电王的骑士卡。因此若以力量完整的DCD为理解对象,此卡最根本的设置希望是记录和变为指定主形态,转接作用不明显。

DIEND除自变身卡片外,刷动KR则可拆分自己的能量召唤独立行动的能量块骑士。由于DIEND的刷卡的属性为召唤,所以他要召唤骑士时全部是用KR而不用Form Ride(而且他手上本来就不存在任何Form Ride和他人的Attack Ride)。

即使都是KR,全骑士有着不同的背景色加以分类,比较肯定的是系统认定为主角级骑士的,一阶使用灰色背景,二阶蓝色,三阶灰黑色;其他骑士有白色、白偏灰、白偏灰蓝、浅蓝、灰偏粉和白偏粉,以暗示着微妙的最大发挥差异。

    另外,在前文属性的地方说了,卡片在荧幕上是没有数据和属性标注的,标注的数据和‘官方数据’道理一样(但运算不对等),会造成理解局限,因此本文在探讨剧情时除了主属性外标注数据不会用到。以下就以DIENDKR为对比例子(图中的‘原形卡’只是网上根据剧中卡片大致还原的。剧中卡片除名称栏外的字全部都做了模糊化,就算是肉眼看到实物都会模糊不清)。

http://s5/middle/8c41c58cgca48ebc3c024&690

[Form Ride]模式驾御卡片:

    DCD进行同一个骑士的不同模式间切换的卡片,比如在FAIZ状态可使用FORM RIDE(以下简称FR)变成同一阶二段的AXEL555加速模式);在甲斗状态可以使用FR变成Cast Off前的假面模式(Masked Form)。

    卡面为骑士半身照,但极容易和移植GANBARIDE》平台后设计的技能卡混淆,所以还得看说明文字,下面以圣枪电王为例。当DCD觉醒度较高时,可在不变成某骑士主形态的情况下变成他的变化形态,此时与直接刷该变化形态的骑士卡效果相同。如TV版后期,DCD曾直接刷AXELForm Ride变成加速模式。所以对于力量完整的DCD来说,此卡淡化了KR的过渡意义。

http://s16/middle/8c41c58cgca48ef53335f&690

    某些技能会被DCD DRIVER系统判定成该形态的捆绑技能,如AXEL的加速机制,DCDForm Ride变成AXEL后不用再刷形态专属的加速技能卡(事实上也没有什么START UP卡),相对FAIZ版(不分原版新版)AXEL,在使用手表时限制会更少甚至解除(前提是DCD的次元核心觉醒度足够高)。相对的,使用Kabuto Form,系统判定CLOCK UP(以下简称为CU)不是形态捆绑技能,因此DCD在甲斗形态下必须刷CU技能卡才能加速。

[Attack Ride]攻击驾御卡片:

    包括技能卡片、道具召唤卡片和能力强化卡片。若在变成某骑士形态时没有选择捆绑放出专属道具,而后期突然又想使用的话,则需要刷道具AR放出武器;有时候DCD制造出武器后,可以自由地释放有这个武器才能使出的技能(不过这应该是外挂自动起作用造成的意外或者能力完整才会有的表现);技能AR用于施放技能,初期CD需要在特定形态下才能使用专属技能,对于能力完全的DCD则可以将全骑士技能归纳到自己形态下使用(即直刷AR不先变他人),此时AR的意义是收编技能和解除外型限制自由动用他人武器。由于DECADE BIKE在感知到DCD已变身的时候能连接DCD的次元核心吸取力量,因此DECADE也可以用道具AR将自己的摩托刷成其他骑士的摩托,如FAIZ的机动天马和KAIXA的机械象。

    有人‘过分担忧’,表示一些骑士即便被记录完,对它的能力DCD也是无能为力的,如‘以AR的效果设定,最多只能变出它的武器,但很抱歉就是使不出技能’。这是典型误区。请注意,AR的能力并不是不能用什么什么只能用什么,而是很笼统地将技能和武器一律以AR收编,并视情况选择‘这次是否只用单一效果而不带任何捆绑效果’。

[Final Attack Ride]最终攻击驾御卡片:

    顶级的技能卡片,用于使用绝招。DCD在某形态下,刷相应的Final Attack Ride(以下简称FAR),可使用该骑士形态的绝招;当配合FFR使用时,刷FFR对象相应的FAR,能使用对应的合体技(但剧场大结局表示后期的合体技刷DCD自己的FFR就能发动,可以说属于收编法则的表现之一吧)。化身状态下用FAR使用该款骑士的绝招,也能产生与该骑士本体相同的绝招特殊效果(但有些FFR没有),如锁定(FAIZ)、灼烧(龙骑)等。

[Final Form Ride]最终模式驾御卡片:

    能将在场的对象骑士强制变化成特殊形态的DCD技能,是对该骑士力量的另一种使用方式,Final在这里不是指这个模样才是该骑士最后或者最强的形态。Final Form Ride(简称FFR)卡能通过DCD不断注入自己的能量将该骑士的身体结构临时改变,并维持在一个特殊的模式,使该骑士发挥出更接近当前等级该有实力的威力(就好比从发挥一般到发挥‘超常’,等级低的骑士如能发掘出自己当前该有的力量,就可能比等级稍高的骑士更强。但强化上限依然和该骑士自己的上限一致,此时FFR没有强化优势,只有支援优势),或者开发出本来形态没有的能力(如KUUGAFFR使他同阶的撞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飞行和捕捉效果)。由于是身体结构欺骗性变化,一旦被外力强制解除则会与自身‘实际存在’冲突,带来粉身碎骨的风险,因此这种‘解放’在团队作战中是一种基于信赖的绝地反击。

    FFR卡面被斜线划分两块,一边是该骑士原本模样,一边是变化后模样。根据统计,每个骑士的FFR绝对不只一种,同时可能都有两种以上,大致分成支援模式(保留主观意识,同时能自由地在技能时间内原形与变形之间切换)和武装模式(不能自控)两类。由于幕后昭和的FFR据说一直没有设计完,昭和系的FFR实际可能为未知,已记录在案的只有强人的支援模式FFR

[Kajin Ride]怪人驾御卡片:

    能召唤怪人,卡面为怪人胸像。但由次元力量产生的DCD骑士卡片系统为什么有召唤召唤怪人的卡片?仅仅是因为用此卡片的是怪人骑士?背景为红色。

[Final Kamen Attack Form Ride]最终假面攻击模式驾御:

仅此一张的特殊最终攻击驾御卡片,混杂了Kamen RideForm RideFinal Form RideFinal Attack Ride效果于一体的超级卡片,特殊的最终攻击驾御,要集齐各种特殊条件才能发动。

 

序章:骑士大战--梦境

PS:由于本人早已经有了整体思维,但行文是跟剧情深入,在这部分判断为必要放在前期的分析就很多,难免枯燥,请忍耐。

影片一开场,就看见我们的女主角夏海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带着一副迷惘的眼神‘站在荒郊之中’,这是在她的梦里。一颗炮弹落地,骑士们从左右两边冲出,大致分成了两个骑士阵型展开了撕杀。夏海由于是梦的主人不会受到伤害,但也不能干预其中,只能无助地站在那里。而在战争进行到一定时间,战场中开始出现不来自于任何骑士的攻击爆炸,尘埃落定之后,一个散发着粉红色力量光芒的骑士凌空屹立在尸体上方,无法看清他的样貌(接近全黑),惟独他的腰带清晰可见(有特写。这里倒是‘梦’的意思很浓),夏海本能地说了一个词:DECADE

选择了这个地方混战让我们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因为这里也是当年《假面骑士FAIZ》剧场版里乾巧被装甲镇暴兵(也有说法叫骑士兵)的万人部队围剿的地方。接下来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Q1:这真的是骑士在互相攻击吗?是在跟已登场的DCD打吧?

我们来看看截图,这是第一张。http://s13/middle/8c41c58cgca48f355fc6c&690

KAIXA从地面发射高速导弹,因高速发出了红光(平时多以慢镜重现),导弹尾气腾起了烟雾,烟雾又和KAIXA上空红黑无双龙飞下来的云雾画面交接,飞在了他的前面,这时KAIXA方阵的火力正好击中了红色无双龙(龙头后脑被击中擦出了火花),随后也就爆炸倒地了。但无双龙只是一度昏厥,这样的攻击还不至于弄死它,龙骑也还好好地站在德兰城堡上面(契约兽死了,龙骑系骑士的力量会消失),所以后面还能看见无双龙。

由于可能是误射,接下来看这张。http://s3/middle/8c41c58cgca48f59bd172&690

德兰城堡被人从地面射下来了,曾有网友称“那是DCD在山崖后面有设置机动堡垒”,但我们看到,德兰城堡摔下来撞到山崖之后,后面藏着正骑在大猩猩上面的响鬼,一个人也许看走眼(虽说机动堡垒可是个大目标),但响鬼后面却跟着一支骑士大部队,总不会这么多人都看走眼吧?

接下来是这一张,铁兵的临死一幕http://s7/middle/8c41c58cgca48f6fe36b6&690

铁兵使用了FINAL VENT钢铁水牛的弹药尽数射出,然后与他脚下的牵牛星电车一起被围过来的光束爆了(旁边的业火电车随后也遭了殃)。仅接着的画面是临死前胸口发出的导弹,部分击向了地面的骑士群。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觉得DCD早在现场,那就得先明白一个道理:DCD被认定为破坏者,也就是骑士们的主要矛盾,他们居然放着必须优先解决的主要矛盾不管,跑去打别的骑士?这是不可能的。

Q2DCD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否定了骑士们是一开始就面对着DCD之后,很多人会自觉想到DCD就是在踩尸体那里出现的。其实DCD也不是一下子凭空出现的,来看第一张。http://s16/middle/8c41c58cgca48f8585a6f&690

在这里,AGITO的身后没有任何炮弹轨道CG,却发生了凭空爆炸,连人带车掀翻了。DCD是从天而降的,这是我们所见的第一个莫名爆炸。

我们看看第2个倒霉的是谁。http://s14/middle/8c41c58cgca48f9f3544d&690

响鬼骑着猩猩音式神骑在山顶上,又是一个没有轨迹的攻击,而且这次很直观地看到粉红色的力量从背后拦腰炸开(在画面上看,由于要俯瞰战场,大猩猩的身体是稍微前倾的天上下来的空气冲击自然会打中后背,只是不是直角关系而已)

然后是最后一次爆炸场景。http://s10/middle/8c41c58cgfe6d9cf9f1e9&690

当时战场上已经被气压爆炸打得一片死寂(也就是彻底排除掉接下来发生的相同原理的爆炸不可能来自地面任何一个骑士),但这时却又开始了大爆炸,而且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并且远景再现了一次),这一次,DCD终于减速停在了低空。到这里我们才肯定了DCD是从天而降的,而之所以爆炸却没攻击轨迹就是因为DCD受到腰带力量加持往下运动,由于能量摩擦带来的向下气压爆炸,拍中人的,就被打趴在地上(如响鬼);没打中人的,气压就直接拍在地面,AGITO这幕就是为了说明这点,但没直接击中也隔远震飞。因为处在最近圆周内,所以他脚下附近的尸体特别多。

当然了,这些‘凭空爆炸’实际上是拍摄时地上埋了炸药或者电脑特辑,我们谁都懂,但现在是在戏内看攻击模式的问题。

Q3:这是一个梦吗?还是一个寓言?

首先在看到这个问题甚至追溯到本文开写之前,圈内最流行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彻底的[],为了寓言’。但与假设矛盾的是,导演居然选用了[连续蒙太奇]*,而不去使用[心理蒙太奇]*。如果这真的被设计成一个预言梦,必然首选[心理蒙太奇],把一些冲锋、交战的断续画面组合,10秒就完事了,连夏海都不必出场,还能省很多经费(不要说东映不缺钱,光是断续画面里对庞大服装量的保养已经很高);而且心理蒙太奇很能表现‘预言’这种个人思想活动主观性,要暗示DCD是个‘坏蛋’的话,用心理蒙太奇比起用连续蒙太奇这种专门叙事的要合理得多。这么说可能有点复杂,举个例吧,就像一部电影不会用家破人亡的梦境来渲染第二天主角要去旅行导致高兴得睡不着的心情。

如果这是为了寓言往后将有一场如此轰烈的战争,‘给片段,以后出现完整战斗’比起‘一开始那次就是战斗实景’更有吸引力。即便真的要用连续画面拍‘寓言’,也该像《假面骑士AGITO》的剧场版《G4计划》结尾真鱼预言翔一会死那样,画面连贯但篇幅极短,外加模糊渲染。而事实上这里却选择了[连续蒙太奇]长篇地来展现一种真实战场的魄力,这么一来,这个‘梦’有两种解释:

1.往后将会重拍一次事件相同,但更加浩大的战争场面(而事实上这么多骑士同场互斗的事件往后已经没有了);

2.这个事件即便全拍出来也无所谓,这场战争本身(不包括人物)不影响往后的发展。

而第2种解释又有两种可能结论:‘所梦之事根本不会发生’和‘这已经是一件过去的事’。是前者的话,那这就是个连寓言性质都没有的梦,更应该用断续画面表明它的属性。而后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可能是一件旧事,‘梦’里夏海不会受伤,是因为她不会看到自己,在事件介入身份上就出现了迷团。而夏海的裙子,其实也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但这里给夏海的身份下结论还太早。至于是不是梦,还有几点线索在后面,现在只是从常用拍摄手法上来猜测,所以这里不下结论。

*[连续蒙太奇]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展现真实场景。

*[心理蒙太奇]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怯,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断性、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观性。

    另外关于有人吐槽的现场的甲斗系为什么不无限开CU来虐杀其他系的骑士。呃第一种可能,是由于这场战斗是无止境的只要还活着就要厮杀,如果太快消耗能量,后面就会成为被杀的对象,他们需要为自己背负的世界而活;第二种可能,甲斗系在自己的世界的规则里,时间是可以以CU的手段来干预的,可能在这个混同区战场里产生了规则矛盾导致关闭也说不定(等等,那DCD怎么就能在别的世界用?这就是DCD自己的规则调和属性了,后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