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江湖有七种神奇兵器,其中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和霸王枪等六种奇兵神器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之中,唯有第七种兵器“拳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寸步不离的武器。世事变幻,昔日的江湖已经远去,今天的我们放弃了上天赐予的武器,不再握紧拳头去搏杀,展开手脚运用智慧建设自己的事业帝国。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另一个别样江湖中,这最原始的武器不曾被遗忘,而是被磨练到了极致,这个江湖叫做职业搏击。在这里,勇士侠客们闲庭信步于拳台之上,进退攻守一切尽在心间,攻则快拳劲腿,迅猛有如奔雷之势,守则摇闪轻拍,顿时将对方劲力化为无形,方寸之中扭转乾坤。与千百年前的那个江湖一样,这里有着功夫高超,快意恩仇的豪杰,也有着豪情千丈,追逐梦想的少年。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在职业搏击届崭露头角,刚刚获得WBC中国泰拳总冠军的年轻搏击手侯旭。
“职业擂台是个特别纯粹和残酷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你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击败对手,用力量来决定谁才是胜者。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依赖。胜负决定于你身体、技术和意志是否比对手更强,一切的结局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987年出生的侯旭现在效力与北京盛华武术搏击俱乐部,是名签约的职业搏击选手,同时他还是国家泰拳队的主力选手。1米78的身高,一身匀称而结实的肌肉配上一副帅气阳光的相貌,侯旭外表酷似T型台上的男模,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帅气斯文的小伙却有着超乎常人的钢拳铁腿呢?
天下风云出我辈
“我从小羡慕武侠小说中持剑江湖,锄强扶弱的潇洒侠士,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练成一身武功行走天涯。从那时起,我和武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初中时侯旭被体校的散打老师看中选入散打队,14岁时开始了自己的搏击生涯。侯旭在搏击上的天赋与努力让他很快在散打运动中有所进步。练习散打的第二年,侯旭就被教练破例推荐参加山东淄博市散打比赛,第一次出赛的侯旭不负大家的期望过关斩将获得冠军,成为当年的一匹黑马。之后连续4年他都成功卫冕了冠军头衔。2006年盛华国际武术俱乐部培育中国第一批职业拳手在日本K-1擂台、欧美自由搏击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早想与国外搏击高手一较高下的侯旭经散打教练介绍进入盛华俱乐部,由此他的搏击生涯展开新的篇章,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搏击生涯。“霍元甲的故事一直是我的最爱,他以一身精湛的武艺挫败外国力士,一雪“东亚病夫”之耻,武术家那种自豪、自信与自强不息的精神都在他身上得到体现。回望当今的职业搏击擂台,少有中国人的身影,多是欧美和日泰选手占据着拳王宝座,我也一直梦想着自己能练就一身功夫,在国际搏击擂台上光复中国武术的光荣与梦想。”为了适应职业擂台的要求,候旭在散打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自由搏击和泰拳。“相比散打的得点分胜负,泰拳的刚猛和雄劲更符合职业擂台上的需要,国外观众更愿意看到酣畅淋漓进攻与重击,因此职业选手的拼搏意识和杀伤力往往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我本人也更喜欢在擂台上硬碰硬,用力量正面征服对手。”有了散打训练打下的身体基础,侯旭的泰拳之路格外顺利。2006年年底他成功通过了武汉体院的选拔,在职业搏击手之外还获得了了国家泰拳队队员的身份。百炼成钢,年轻的中国搏击手快速成长,儿时的英雄梦想逐渐照进了现实。
职业擂台三部曲
三年时间,三步跨越,侯旭用自己几乎无可挑剔的表现成就了自己的梦想。2007年10月13日深圳国际自由搏击争霸赛,年仅20岁的候旭首次参加国际性职业搏击比赛。他的对手是久经沙场的擂台老将,绰号“全能战士”的加拿大拳王阿伦霍维。阿伦驰骋擂台多年,从自由搏击赛事到综合格斗擂台,战绩卓越,是位江湖上久负盛名的高手。但赛前不被大家看好的候旭仅仅用一记扫腿就轻易颠覆了乾坤。第三回合,侯旭一击雷霆般迅猛的扫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狠狠撞击在阿伦的头部,猛烈的打击力量让加拿大人瞬间失去意识,如同被砍倒的大树般直直地摔倒在地。年轻的侯旭以一个完美的KO结束了自己的国际处子战,正式持剑杀入职业擂台这片别样江湖。2009年5月16日,候旭再披战袍,对战来自泰国前著名咖南侬拳场次中量级冠军泰肯猜,比赛中侯旭以凌厉的拳法压制了泰拳高手的腿膝,密集的拳头如同机关枪般不断给予泰拳王重击,泰国拳王坦克铁甲般惊人的抗打能力也在候旭不知疲倦的强力拳法轰炸下融化,侯旭看准时机一个小幅度隐蔽的前平勾拳爆发,狠狠击中泰肯猜的下巴,泰拳王如同断了线的木偶般坐倒在地。扫腿踢晕加拿大拳王,重拳打倒泰拳王,候旭总是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从那日开始,江湖中有了关于少年侠士候旭的传说。09年6月20日,WBC泰拳职业拳王争霸赛在成都上演,风头正劲的候旭在压轴赛中将与武林风重量级冠军孙武争夺首条WBC
中国区泰拳金腰带。在这场龙争虎斗之中,候旭不仅展示了迅猛流畅的高扫和重若千钧的铁拳,更以精妙犀利的肘法技惊四座,激斗中候旭一组摧枯拉朽地肘击膝撞将孙武打的摇摇晃晃,紧接着一招锐利如斧的右肘劈中对手面门将其打瘫在地,成功将首条WBC
中国区泰拳金腰带收入囊中。仅仅3年,侯旭在职业搏击擂台中就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传说。
锻造立体格斗兵器
势大力沉的扫腿,无坚不摧的重拳,锐利如斧的劈肘,犀利强劲的膝击,侯旭身体各个部分都有如致命武器,帮助他在搏击场上笑傲江湖,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严格的格斗训练。
“泰拳看起来十分凶猛硬朗,但其实它非常强调放松。你可以看到泰拳手在擂台上不是瞪着眼睛硬冲,而是非常气定神闲,冷静观察对手的弱点与空挡,看准机会才会全力猛击。为了掌握最正宗的泰拳技术,盛华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我们赴泰国进行1到2个月的集训。”菲尔提斯拳馆是泰国曼谷最著名的拳馆,泰拳世界冠军雅桑科莱就是出自此地。侯旭和伙伴们每年都会到此与世界泰拳冠军一同训练。泰拳训练一切实战为核心,很少做力量器械的训练,但泰拳手的身材普遍结实匀称,肌肉棱角分明却不夸张,六块清晰的腹肌几乎是泰拳手的标志。格斗动作强调全身肌肉的配合协调,绝少要求孤立的肌肉训练,踢腿、顶膝、劈肘、出拳,格斗中任何招数都讲究发力于腰,力达肢体,对于腰腹核心和四肢力量都是绝佳训练。严格的攻防动作训练、高强度的身体对抗、无数次的击打沙袋让泰拳手的每一块参与格斗的肌肉都得到强化,以格斗的功能性训练取代了塑形式的健身训练。
侯旭在泰国的训练十分艰苦,每天大强度的训练会持续7个小时以上。“每天早上鸡叫我们就起床训练,有种闻鸡起武的感觉。泰拳特别强调腰腿的力量,跑步是我们每天最基础的训练之一。早上我们先完成大约15公里的越野长跑,然后脱鞋到训练场进行顶膝跳绳的热身运动。八点左右正式的格斗训练开始,第一个训练项目是打靶,我们必须不间断的运用拳腿膝肘打活动靶,十分钟一组,共完成三组。移动靶的训练可以提高步伐身法配合和攻击准确度,让你在各个角度和位置都能灵活准确的出击。接下来的打击沙袋的训练主要提高攻击力量和肢体硬度,在同样三组十分钟的沙袋训练之后,我们会额外加上顶膝撞沙包五百下。完成最后的仰卧起坐训练上午的课程就结束了,训练结束后我们会进行一些拉伸放松,十点准时下课。下午的训练从三点开始,先以五千米跑步或者跳绳热身,然后进行打靶打沙包训练,接着就是两人一组的缠抱顶膝,内围缠斗三十分钟,最后以腹肌训练和拉伸放松结束,六点半下课。”好胜的侯旭总想做到最好,泰国人的扫腿非常有力,柔软如鞭,坚硬如铁,为了能打出与泰国本土选手媲美的扫腿,侯旭每次训练结束之后还会主动进行加训。“结束了每天7
小时的训练之后大家都去休息了,可我想尽快练出不输于泰国人的扫腿,于是就一个人在馆里加练,不断按照泰国教练教给我们的要领踢沙袋,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付出就有回报,侯旭千锤百炼,技术日渐完善,于泰国拳场中打磨出令人生畏的立体格斗兵器。“格斗首先要求你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更快的移动,更迅速的出击,一个完美的出拳不应该是那种让人感觉笨重的,而是非常流畅轻灵,肌肉的紧张会阻碍力量的传递。只有在松弛状态下协调发力,才能把力量毫无阻碍传递到对手的身上。真正的高手不在于他有多少力量,而在于他能集中多少力量。这也是格斗的魅力所在。”
TIPS:泰拳号称“八臂拳法”,以拳、脚、肘、膝攻击技法著称,技术上由繁化简,柔中带刚,分“土、水、风、火”四属相。“土”为万物之基,可喻体魄坚强,力量充沛方为练武之本。“水”活无定形,其刚可断石,其柔可吞万物,意即战术上的灵活变化。“风”为动力之源,是搏击速度之象征。“火”乃心性之喻,比武争胜,斗志猛烈如火。
令火力升级的力量训练
虽然很多人抱着力量训练与格斗练习相矛盾的态度,侯旭并不同意这种看法。“职业搏击选手并不排斥力量训练,力量是搏击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擂台上正是欧美选手的力量优势让他们统治了大级别冠军宝座。我们要学会怎么把力量训练与格斗技术练习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在训练的安排上我们十分注意基本素质训练与格斗技术的融合,只有错误的力量训练模式才会影响你的技术。”职业选手在技术训练之外同样重视绝对力量,爆发力,协调性,肌耐力的训练。
对于跑步这项基本的体能训练来说,除了进行5公里到10公里的跑步练习外,侯旭还会进行中长跑和短跑冲刺练习。在做完5公里的耐力跑后,侯旭会进行四百米的冲刺用来最大程度的提高肺活量,组间间隔90秒左右,完成四组。4组400米之后,侯旭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5组百米短跑冲刺以提高身体爆发力。在爆发性的跑步训练结束之后,侯旭进行5分钟的放松和拉伸训练,然后开始30分钟的打靶训练。“体能是擂台的基础,跑步是最基础的训练,冲刺跑不仅能提高下肢的爆发力,而且与耐力跑相结合,能同时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
除了利用自身体重的爆发力训练之外,每周侯旭还会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三次力量素质训练,分别提高绝对力量、爆发力和肌肉耐力。周一的力量训练课偏重于绝对力量,内容包括三大经典力量训练,卧推、深蹲、硬拉,同时辅以引体向上等辅助训练项目。侯旭先用最大负重的60%做2组10次的热身训练,接着用最大负重的80%完成3组每组6-8次练习,随后在队员的保护下进行最大极限负重训练2组,每组完成3次。在极限组之后紧接着回到50%的负重进行2组快速爆发力训练,每组完成15到20次。训练完毕后,队员间配合进行拉伸和放松训练,使肌肉恢复弹性和柔软,而后进行一些空击或跑跳的协调性训练,避免肌肉僵化和失衡。周三的力量训练课偏重于爆发力与格斗技术的融合。侯旭先以50%负重的力量完成4组15次的爆发性的力量训练,之后进行3分钟的拉伸,然后以大幅度的放松打靶动作慢慢活化自己的肌肉。当肌肉恢复弹性之后就进行30秒一组的快速重复打击动作。整个课程将爆发力训练和格斗技术训练交叉在一起完成。比如先完成4组爆发性卧推,短暂放松后进行30秒后手直拳不间断打靶训练,深蹲和蛙跳之后则进行疯狂的连续扫腿练习。
“这种负重训练结合击打训练可以利用大重量训练之后神经中枢的兴奋提升动作力量,然后以不断重复的高频率打靶使选手对格斗技术运动轨迹产生身体记忆,让正确的拳腿动作成为一种本能反应。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把紧绷的肌肉充分放松,否则动作会僵硬变形。一般练完力量后肌肉会泵血发胀,这时候打出来的动作都是没有感觉的,很容易出现变形,要充分放松适应后再进行打击训练,不然在反复打靶过程中动作变形了自己都不知道,极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我们在力量训练后会用大幅度甚至有些夸张的放松打击动作增强身体的动态柔韧性,拉伸和放松与打击有关的肌肉群。”周五,侯旭会进行一周最后一次的增强肌肉耐力为主力量训练课,以最大负重的50-60%进行训练,各项动作每组完成20-30次,完成4-5组,最大程度提高肌肉耐力。虽然力量训练课的偏重点会在绝对力量,爆发力与肌耐力之间变化,但不变的是力量训练之后必须充分放松肌肉,并且进行一些空击和打靶训练,将力量训练与协调性训练融合在一起,提高力量的同时不失灵敏性。技术与力量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在具备了精巧的格斗技术的同时,力量的提升可以令拳手拳腿膝肘各种武器的火力全面升级。
在年轻的勇士在踏入擂台的那一刻起,梦想与未来就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在这里你看不到消极的搂抱和退缩,只有面对强手迎难而上拳腿交错。侯旭在擂台上用自己的青春诠释着什么是力量与勇气。搏击不是战场上生死相搏的血腥撕杀,而是在擂台上去面对恐惧与强敌,展现自我的勇气与信念,追求更快更强的人类共同梦想,让观众们在激烈的竞技中感受到拼搏的勇气与感动,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正是搏击的魅力所在。
http://cnc.qzs.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