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老师治疗纳呆一月验案
(2024-01-28 16:40:38)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纳呆一 |
分类: 经方研究 |
马大正老师治疗纳呆一月验案
吴聪聪 整理
初诊:2024年01月18日。何某,30岁。因“不欲饮食、反胃1月。”就诊。
现病史:患者近一月纳差,食欲不振,日进一顿,仅食一口,食后胃部饱胀感,恶心反胃,身上阵阵发凉。经常觉得乏力,小腿酸软,大便3~4日一解,便干,排便无力感。末次月经2024年01月07日。平素月经欠规律周期60~180天,经期3天,经量少,经色红,偏淡。已婚,1-0-1-2,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纳呆、反胃。
治则:温中行气,降逆和胃。
方药:橘枳姜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橘红15g
二诊: 2024年01月23日。进药一剂后,有食欲感,胃纳好转,无胃部饱胀感,无恶心反胃,身上阵阵发凉已除。大便2~3日一解,便干,排便无力感。近3日咳黄绿色浓痰,咽干痛,痰少色黄。
方药:八珍汤加味。
熟地黄15g
【按语】明代张介宾《类经·十二官》注释中说:“脾主运化,胃司收纳,通主水谷。 ”说明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脾胃阳气如有虚损,其中焦运转逐渐减弱,食物腐熟亦难有成效,因而出现纳差、食欲不振之症状。脾胃功能虚弱,导致食物停滞不化,胃湿气滞,胃气不降,则恶心反胃。马师拟橘枳姜汤加大半夏汤加减,温中行气,降逆和胃。橘枳姜汤由橘皮、枳实、生姜三味药组成,出自《金匮要略》,其中橘皮理气健脾,枳实消痞下气,生姜辛温散水,降逆和胃。三药合用,使脾胃升降得宜,温胃、理气、散结的功效,临证常用于治疗寒邪凝滞,导致气机不畅、气机壅塞,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大半夏汤由半夏、茯苓、生姜组成,出自孙思邈《千金翼方》,具有温中止呕,降逆和胃的功效。桂枝,有降冲逆,温经通脉,温阳化气之效。檀香和砂仁具有散寒行气宽中。降香具有良好的下降胃气作用。患者服用上方一剂后脾胃功能恢复,有食欲感,胃纳好转,无恶心反胃。二诊时拟八珍汤加减,健脾益气,补血养血,因咳黄痰,加用竹茹、桔梗、瓜蒌皮、浙贝母,清热化痰,降逆止咳。马师辩证用药精准,效如浮鼓,患者常常一剂知,二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