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4年验案一则
(2023-05-06 05:36:47)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4 |
分类: 经方研究 |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4年验案一则
余文静
初诊:2023年4月25日。罗某,30岁。因“反复入睡困难、身冷、多汗4年余”就诊。
现病史:患者反复入睡困难4年,严重时凌晨4、5点方睡,一夜仅睡3~4小时,夜尿1~3次,伴尿量减少。平素背冷,怕风,自觉手足心发烫,无烦躁,多汗,以胸口后背为甚,汗后觉冷。口干,口苦,口黏腻,饮水不解,日饮温水1000~1500ml,大便1~2日1解。月经周期30~35天,7天净,末次月经2023年1月7日来潮。患者2023年4月10日,因药流不净行腹腔镜下清宫术,术后服用补佳乐、地屈孕酮(1片,Bid)。现月经未潮,无腹痛,带下正常。既往史:乙肝小三阳。生育史:1-0-3-1。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辅助检查:2023年4月6日,肝功能:ALT:52↑、AST:38↑。
中医诊断:不寐、身冷。
辨证:阳虚。
治法:益阳固卫,养心安神。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
生黄芪15g
五倍子35g,7剂,研末,敷脐。
二诊:2023年5月4日。眠改善,时长可达8小时,背冷已除,余症如前。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金樱子20g
五倍子20g,7剂,研末,敷脐。
按语:《黄帝内经》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阳入阴则寐,阳不入阴则不寐。”阴阳平衡交替是正常睡眠的前提,阳盛而动,不入阴不寐,阳虚无力入阴亦不寐。正如《医法圆通》言:“不寐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阳衰不寐。”本案患者,反复入睡困难伴平素汗出,多因心阳不足,汗为心液,阳维失护则汗出,且以后背与胸口为主,汗出复耗伤心阳,如此反复,心阳日损,无力入阴,神气浮越故不寐。《医效秘传·不得眠》言:“心藏神,大汗后则阳气虚,故不眠。”与本案不寐病机相似。《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凉,数栗而寒”,观本案患者除汗出外,身冷,怕风,即阳虚阴盛。当治以益阳固卫,养心安神。
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马老师以桂枝汤为底方,“桂枝汤,外能解肌和营卫,内可化气调阴阳”。桂枝汤以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即可燮理阴阳,调节阴阳出入,又可温补心阳,温阳以助安神;加龙骨、牡蛎则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金匮》中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方剂,梦交与失眠都为心病,皆可从心论治,本方龙骨、牡蛎可潜阳入阴,重镇安神,收敛固涩;黄芪益气固表止汗;浮小麦、醋“敛虚汗”;附片温阳固表。投药一周,二诊患者自述睡眠时间增至8小时,身冷除,汗未止故加金樱子、麻黄根以增敛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