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妊娠恶阻验案一则
整理:蔡姿微
初诊:2010年3月5日。张某某,26岁。妊娠8周,恶心呕吐20+天,多嗳气,口淡,寐差。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脾胃虚寒,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党参12g
炒白术10g
干姜5g
炙甘草6g
半夏15g
生姜10g
茯苓10g
合欢皮10g 砂仁(杵冲)5g,7剂。
二诊:2010年3月12日。上症均除。
方药: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党参12g
炒白术10g
干姜5g
炙甘草6g
半夏15g
生姜10g
茯苓10g
合欢皮10g 砂仁(杵冲)5g,7剂。
按语: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称为“妊娠恶阻”,又称为“妊娠呕吐”“子病”“阻病”等。《素问》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女子妊娠,气血下聚养胎,复盗脾胃之气,令脾胃自弱,冲脉隶属阳明,冲气上逆犯胃则现恶心呕吐,口淡,嗳气等症状。“卫气昼行于经则寤,夜行于藏则寐,而卫气之出入依乎胃气,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因胃失和降、神失安宁则患者出现寐差。用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砂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患者出现寐差,故加“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合欢皮以解郁安神。二诊患者上述诸症均除,马师续用上方巩固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