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风疹病毒感染验案一则
(2023-01-27 09:18:54)
标签:
马老师治疗风疹病毒感 |
分类: 时方医案 |
马老师治疗风疹病毒感染验案一则
整理:蔡姿微
初诊:2015年3月19日。卓某,30岁。因“风疹病毒IgM阳性,要求IVF-ET术前调理”就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风疹病毒感染。
治则: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清热解毒灌肠液6盒。
二诊:2015年3月26日。胃脘不适。舌脉如上。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清热解毒灌肠液6盒。
三诊:2015年4月2日。胃脘转静。舌脉如上。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清热解毒灌肠液6盒。
四诊:2015年4月9日。饥饿感。舌脉如上。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五诊:2015年4月16日。风疹病毒IgM阴性。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清热解毒灌肠液6盒。
六诊:无不适,便秘。舌脉如上。
方药:消菌汤加减。
紫花地丁15g
清热解毒灌肠液6盒。
按语: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较轻的发疹性急性传染性疾病。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故在未妊娠时若感染风疹病毒应对其进行及时治疗。风疹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季风木当令,气候温暖多风,阳气升发,易形成风热病邪;风热病邪,自口鼻而入,犯于肺卫,蕴于肌腠,邪毒暂未外泄,故患者仅表现为风疹病毒IgM阳性,余无不适。马老师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为治疗原则。方中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黄柏、重楼清内在之热毒;风疹一病乃风邪所致即“风盛则痒”,予白鲜皮、苦参、地肤子祛风止痒;风热之邪易携湿入侵蕴于机体,予陈皮、白芷、土茯苓、吴茱萸祛风除湿;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二诊患者诉胃脘不适,恐一诊方药过于寒凉,故予半夏一取其辛温之性,二取燥湿化痰之功,调和脾胃;三诊患者诉胃脘转静,加蔻仁以温中,燥湿行气巩固治疗;四诊患者诉有饥饿感,此为脾虚之兆,马老喜用薏仁米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易饥症;五诊辅助检查示风疹病毒IgM阴性,后续马师继续使用上述方药进行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