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冷痛1年验案
(2022-10-14 07:06:23)
标签:
双下肢冷痛1年验案 |
分类: 经方研究 |
叶新绿
初诊:2022年8月9日。李某某,83岁。因“双下肢疼痛3年,伴冷痛1年”就诊。
3年前患者因“淋巴管炎”后双下肢疼痛,曾外院治疗后好转。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冷痛,如踩冰窟。外院间接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刻现双下肢冰冷,浮肿。睡眠欠佳,入睡时偶有寒战、冒冷汗。自觉头晕,腰痛。大便正常。既往史:房颤,早搏;矽肺;痛风;糖尿病;高血压;肾癌。舌淡红,苔薄白,脉软。
诊断:痹症。
辩证:寒凝经脉。
治则:辛温燥湿,活血除痹。
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当归15g
水煎3次,合药液,温泡两下肢。
因行动不便,患者未如期复诊,后电话会诊得知,外用上药7剂(自己续加2剂)后,两下肢冷痛、肿胀感基本已愈。近日(10月中旬)再次电话回诊,自8月仅外用7剂药后,双下肢冷痛消失,至今无恙,痛风偶发。
按语:《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细辛、木通而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以炙甘草、大枣补益中气,以木通通行血脉,合而论之,则能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营卫以通阳气。原本用于血虚寒凝所致的手足厥冷证。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强调的是血虚的病机,因血虚寒凝,不能温养四肢,故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伤寒论》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案中患者双下肢冷痛经年,“内有久寒”,非此方不可,该方较当归四逆汤多辛热燥湿的吴茱萸,温中散寒的生姜。吴茱萸乃外治良药,其散寒止痛作用颇宏。
此案为马师运用外治法治疗的经典案例,且完美的发挥经方效用,启发我们临证时应仔细鉴方选药,以最优方法施药用药,才可使药至病所,效力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