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半时)

(2012-12-19 16:32:52)
分类: 观课议课

认识钟表

                               授课人:崔莹莹

教学内容  P92-P93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能认读整时和半时。

2.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

4.思维拓展目标: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钟面的构成,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半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从小就能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教具准备

钟表、钟表面、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猜谜语导入,引出时间。(播放钟表走动的声音)

大家记得鲁比吗?关于时间,鲁比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观看视频)好可爱的钟表啊,愿意和钟表交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     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1.  感知钟表面

1)说说钟表面上有什么?学生汇报: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如果学生说出秒针,应给予鼓励,并说明本节课不作要求。)

2)学生指指自己钟面上的分针、时针。引导学生知道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

3)你知道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吗?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

     教师小结。

2.    认识整时 

出示4幅小明时间安排情境图:起床——7时,上课——8时,吃午饭——12时,踢足球——下午4时。

学生思考这4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交流并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练习:师先拨学生认,后师说学生拨。

3.    认识半时

出示另外2幅情境图:上午做操——9时半,晚上休息——8时半。

学生思考这2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交流并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练习:师先拨学生认,后师说学生拨。

4.小结   区分整时与半时,并渗透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     实践运用,深化新知

1.找朋友游戏。

请几位同学上台,按要求拨时间。全班一起唱歌曲《找好朋友》,再让拿时间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找到正确的时刻。

2.认时间听故事,学生谈感受。

3.布置作业:93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  又细又长

时针  又粗又短

12个数

                                        整时    半时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整时和半时。设计教学时,我想抓住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所以课堂以玩为主,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首先猜谜语引出时间,自然而然提到记录时间的钟表,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特意播放了钟表的自我介绍;然后探究钟表的钟面构成,目的是分清时针和分针,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指一指学具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并说一说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分清后通过小明的一天来认识整时和半时,认识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通过“我拨你说”“我说你拨”两种活动,认一认并拨一拨整时、半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最后我们做找朋友游戏和认时间听故事,深化新知,巩固练习所学内容。

课堂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平常操作实践的活动较少,所以在拨时间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操作能力低。

2、板书和语言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不够新颖。板书提前做好,本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撕后面双面胶时,很费劲儿,感觉没必要,课中自己书写会好点。

3、练习少,感觉一些孩子并为真正掌握整时和半时。

4、课堂把握能力低,环节有松有紧,还有拖堂现象。今后加强教学业务水平,作为合格教师,整堂课都得操控得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