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摘 要:梅花鹿或马鹿的鹿茸不仅是哺乳动物肢体再生领域的一种理想的研究模型,也是独一无二的再生哺乳动物器官。细胞生长因子在鹿茸快速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鹿茸再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鹿茸系鹿科雄性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的未骨化带有密生茸毛的幼角,是独特的哺乳动物的附属肢体。鹿茸的生长速度快,是其他哺乳动物无法比拟的。同时鹿茸是哺乳动物再生的典型模型,是唯--个每年都会脱落后能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
鹿茸是由角柄生长发育而来的,然后逐渐骨化形成鹿角,周期性脱落目。角柄是从骨膜细胞分化而来的。大量干细胞聚集在骨腹中,使鹿茸具有分化能力。骨腰细胞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定义为鹿茸生长期前两个覆盖额骨顶部的突起,是鹿茸再生的关键组织。每年的
4月份鹿开始生茸。70 d左右鹿的生茸速度达到高峰,高峰期过后鹿的骨化速度大于鹿的生茸速度。鹿茸干细胞所具有的特异自我分化能力,为探索动物器官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表明,鹿茸中存在许多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均可使增殖区细胞具有活性。本文对鹿茸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研究现状及其对鹿茸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
http://ww3/large/8c3cb400jw1f3270dugmmj208e07f74u.jpg
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是-个超家族细胞因子,拥有数量众多的成员,现己知FGFs家族共包括25个因子,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它们在蛋白质一级结构上有一定的同源性井有相类似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有促增殖和促分泌作用。FGF- 2是FGFs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成员,又称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种碱性蛋白。在骨基质中存在大量的FGF-2,通过 与其受体结合对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等细胞)进行增殖、促进分化和有丝分裂。在赤鹿的表皮、间质、软骨和成骨中FGF2和FGF的受体 FGFR1、FGFR2,FGFR3大量表达。这充分说明FGF在鹿茸生长调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FGF信号能激发鹿茸血管生成,剌激骨生成组织中软骨和成骨的有效生成。FGFs家族对鹿茸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都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