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到底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2017-12-15 21:47:45)
在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课堂教学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上不同的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有同一性的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代表课本上列举了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在课件中又有庄子的两则故事:
一则是记载《庄子·秋水篇》中的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你看,鱼儿多么快乐啊!惠: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很快乐呢?庄: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惠: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但是,你也不是鱼啊,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另一则是“庄周梦蝶”典故: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吓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
对于后一则,蝴蝶梦中庄子的疑问表明庄子是不可知论很好理解。但对于第一则怎么感觉惠子是不可知论,庄子又是可知论呢?问一个老师,他说在一种情况下是可知论,在另一种情况下是不可知论,但我总感到这样解释不合适,幸好上课也没有学生追问,我只是说第一则故事引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没涉及到底谁是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二个故事明确说庄子是不可知论,因为课件后面说明了(其实,蝴蝶梦中庄子的疑问是最彻底的不可知论、怀疑论,因为他对自己的存在也表示了不可知和怀疑。)后来我又百度一下庄子,一般都是说的庄子是不可知论,也有说可知不可之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