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而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全新阅读方式被许多幼儿园采用、推广。图书漂流,它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让书漂流,让书香流淌,让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图书馆。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温馨而富有意义。
图书漂流是一种影响,一种有意义的阅读分享;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传递着品德和责任心,快乐和诚信,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这样的活动和方式为幼儿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展示平台,让我们的孩子能读到更多的好书,让更多的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培养习惯,孕育品行,积淀文化。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积极意义
1.
图书共享、低碳环保。
现在,家长们为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尤其是图书,随着孩子的年龄的成长,家长们会不断的购置。很多书在阅读之后就被束之高阁,成为永久的“珍藏”。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与其让它们尘封书架,还不如让它漂流起来,传递给更多需要它们的人去阅读,让书在流动中发挥更大价值。不仅节约了开支,拓宽了效益空间,更是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2.激活兴趣,提高能力
兴趣是阅读的先导,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图书漂流过程中,种类丰富的书籍,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使得幼儿兴趣倍增。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幼儿去读更多有意义的书籍,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增长知识。尤其在传漂过程中,孩子们都能漂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因为是漂来的书,很快还要漂走,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更用心,阅读质量大大提高。
3.塑造人格,养成习惯
图书漂流这种形式,既是对公民道德素养、诚信和共享意识的鼓励和考验,因为它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充分信任、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参加活动首先要做到诚信,任何人不能将书据为己有。不管图书漂到哪一家,都要尽力爱护,保持图书的完整性和整洁度。只要是看完的图书,一定要在下次漂流的时候带来,以保证别人能尽快看到这本书。孩子们还要制作漂流书单,包括这本书的主人、首次漂流日期、漂流过程、阅读感受等等,要对自己每次漂流时所带书目和漂流到的图书一一做记录,这个过程小、中班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大班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诚信的品质及做事认真的态度,又锻炼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4.学会分享,促进交往
幼儿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看问题,对幼儿进行的说教教育,其作用远远小于集体中榜样的力量。图书漂流活动中的幼儿,会模仿他人,把自己使用过的书籍拿出来漂流,而且为了让大家都来传飘自己的书,还会挑选自己非常喜爱的图书,和他人共享,克服小我的意识。孩子们带着心爱的图书和大家分享交流,此时,图书已成为一个纽带,把大家紧密连接起来,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人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高倩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