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十六册 4.扎龙,仙鹤的故乡—宋亚红
(2012-04-22 12:53: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 |
4.扎龙,仙鹤的故乡
教学要求: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2.学习把事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
3.能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把事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卡片
教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边看边让学生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让学生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意思扫除不懂词语的障碍。
萧(xiāo)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沼(zhǎo)泽地: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长喙(huì):喙,指鸟兽的嘴。长嘴。
遒(qiú)劲:指雄健有力。
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在。
慢悠(yōu)悠:形容缓慢。
试(shì)图:打算。
温(wēn)文尔雅:态度温和,举动文雅。
南徙(xǐ):往南迁移。
栖(qī)息:指鸟居住、停留。
不辞辛劳:不怕辛苦和劳累。
营巢(cháo):做窝。
产卵(luǎn):举例说明。
孵(fū)化:昆虫、鸟类、鱼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在一定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变成幼虫或小动物。
育雏(chú):喂养幼小的鸟类。
不足恋:不值得留恋。
厄(è)运:灾难。
贪图微利:贪图微小的利益。
濒(bīn)临绝境:接近、临近死亡,断绝。
三.在学生扫除生字词音、形、义障碍基础上,请学生自学课文,并能找出课文中的描写丹顶鹤的外形的段落。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思考:按照文章思路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第1节),第二段(第2-7节),第三段(第8节)
三.讨论概括每段段意。
第一段:扎龙鹤乡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第二段:作者游览扎龙,观赏仙鹤的经过。
第三段:作者赞美扎龙是丹顶鹤自由快乐的家乡。
四.请学生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并给重点段落分出层次。
课文的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可以分四层。
五.讨论:作者是如何把丹顶鹤的特征写具体的。
外形特点:按照“头顶——颈上——周身——长喙、长腿”顺序描述的。
头顶:红艳艳的簇毛
周身:雪白的袍子,翅端是黑色的。
长喙:青色的、尖尖的
动态特点:挺胸伸颈,扑打着
生活特征:每年……南徙……顾不得……疲劳……
六.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各用什么比喻什么?想想作者这样描写更突出描写了什么?
1.丹顶鹤的头顶有着红艳艳的簇毛,像是戴了一顶小红帽。
2.它的颈上有一长条形的黑毛,像是系了一条领带。
(生动地描写出丹顶鹤各部位的特征。)
3.一会儿,它们悠闲自得,宛如稳步而行的学者。
4.一会儿,它们翩翩起舞,恰似盛开的白兰花。
(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丹顶鹤的体态。)
七.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记叙了作者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看到丹顶鹤的事情,描述了仙鹤的外形、姿态、生活规律,还讲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抒发了作者热爱珍稀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八.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思考并讨论:1.扎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扎龙是仙鹤的故乡?
三.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预习读写例话。
附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
按照“头顶——颈上——周身——长喙、长腿”顺序描述的。
头顶:红艳艳的簇毛
周身:雪白的袍子,翅端是黑色的。
长喙:青色的、尖尖的
动态特点:挺胸伸颈,扑打着
生活特征:每年……南徙……顾不得……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