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三册语文  3、五彩池

(2011-09-08 15:00:26)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1.9

3、五彩池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神奇”、“漫山遍野”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概括自然段意思,给课文分段。

4、流畅地朗读课文,背、默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饿思想感情。

难点:概括自然段意思,给课文分段。

教学教具:

  大字课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3、五彩池


教师激趣。

今天在学《五彩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一一按下面的方法,看哪一组读生字词读得最熟:(1)正确地读出生字(包括一二类生字);(2)读出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每个人先:自己准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学习。四五分钟后,组织小组交流。:其间教师注意巡回辅导和督促,指导后进生。〉
2.反馈与强化
(方法:抽样学习小组共同读生字,并组词。例:,昆仑山。)
(教师组织反馈方式可灵活,注意就生字词的音、形予以点拨和强化。).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板书生字新词:

mǔ zhàng  qiū ling jùn  guì

   丈     陵  峻   瑰

2、规范手语,指导拼读:

3、指导理解词义:

亩:数量单位(指面积)

丈:长度单位。

丘陵:连绵成片的小山

险峻:山势高而险

瑰丽:异常美丽

4、指导书写:

三、巩固练习:

1、拼读生字新词。

2、说出生字新词的含义。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五、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五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看手势默写词语

一亩     一丈     丘陵     险峻     瑰丽

二、新授

1学生初步自主探究阅读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课文先说谁讲什么?

(奶奶讲的故事神气美妙,引起“我”无限遐想。)

2)“神仙住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本课指神话中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

3)“哄着我玩儿”是什么意思?

(是说这美丽的故事,只是神话传说,不是确有其事,奶奶只是随便讲一讲发。)

4)“当作了真的”,:真想去看看“是说什么?

(是说五彩的瑶池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5)再讲了什么?

(再讲“我“真的看到了五彩池。)

6)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在四川藏龙山上。)

7)去的时候是什么季节?

(夏季)

8)为什么点明是夏季?

“夏天”雨水充足,花草茂盛,为下文描述五彩池的美作了铺垫。)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大概了解了五彩池所在的地方,想象和欣赏了它那奇丽的景色,知道了我们祖国还有这样如仙境一样的地方。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

1、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晴朗”一词说明了什么?

(指阳光普照,光线充足,这是池水呈现多种色彩的一个重要原因。)

2)“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是讲水池的什么?

(讲水池很多,不计其数。)

3)“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藏龙山比作巨幅地毯,把闪耀着各色光芒的水池比作晶莹耀眼的宝石。)

4)把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池比作什么?

(葫芦镰刀 盘子 莲花)

5)这段主要讲什么?

(讲五彩池的饿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2、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我”惊奇的是什么?

(所有的池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

2)还讲了什么?

(有的水池还不止一种颜色,可是舀起来却什么颜色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彩池》这篇课文,知道了我们国家四川省松潘地区以北有这样一个像仙境的地方。其实,我们国家美得像仙境的地方有很多呢!我们家乡的有些地方在清晨或是傍晚的晚霞中,也是很美的呢!希望同学们把家乡的美景写下来,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五、作业

背默第二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新授:

1、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显出不同颜色呢?原因是什么?

(池底长着许多石笋。)

2)把石笋比作了什么?

(比作“丘陵”、“山峰”、“宝塔”、“珊瑚” )

3)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阳光的照射,阳光射到池底,高低不平的石光镜的作用,把阳光折射成不同颜色。)

4)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池边树木花草茂盛,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使水中更加瑰丽多彩。)

2、讲读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这段只有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与开头相呼应,肯定了五彩池就在人间。)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说水池里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五自然段,了解了水有不同颜色原因有三。)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思考、练习”

1、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颜色和形状的?

2)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练习时,先让同学们读课文,然后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给课文分段

练习时,只要大概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即可,再把意思相同相近地划为一段。

3、把成语补充完整。

五(  )十(      )云(  )雾

  )山(  )野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个别不会的,让其读课文。

4、把下面的词语适当地搭配起来

灿烂的          丘陵

矗立的          山峰

险峻的          阳光

起伏的          宝塔

成簇的          珊瑚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说说左右两边各是什么词,再思考左边的形容词是从哪些方面(如颜色、形态等)来修饰、限制右边的名词的。然后再进行词语搭配。

5、读读写写,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险峻   折射    瑰丽    漫山遍野

石笋   矗立    神奇    腾云驾雾

练习时,先读词语,再写一写,然后结合课文说说词语意思,再说句、写句。

1漫山遍野----

2神奇----

三、小结

四、作业

课后第345

 

 

 

 

 

附板书设计:

3、五彩池

 

在哪里(四川藏龙山)

 

3、五彩池   样子(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

 

            池水特点及呈现的颜色和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