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线统计图”中的错例分析

(2012-06-27 22:29:23)
标签:

杂谈

在《折线统计图》的习题中有两道题目错误率很高,现摘录如下:

1、新世纪小学图书馆1996年至2005年藏书量如下表。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藏书量(万册)

2

2.5

3

3.5

4.5

5

6

7

8

1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

①你认为学校在哪一年投入的购书经费最多?为什么?

2000年至2005年,学校共增加图书多少万册?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前面两道小题,学生基本没有问题,第(2)题中的②错误较多,很多学生写成了:4.5+5+6+7+8+10=40.5(万册)。学生对此处的“增加”二字没有理解到位,误把每年的藏书量当做每年的增加量。另外,学生在审题时没有去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信息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去逐年计算,只要把2005年的藏书量减去2000年的即可。第(3)题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出现了类似的“2001年和2002年一共藏书多少册”的数学问题,孰不知上述表格中的每年藏书量都是“累计数”,其实这两年的书最多的时候就是2.5万册(这2.5万册是包括之前的2万册在内的),怎么会相加出来是:2+2.5=4.5万册呢?当让学生对这种“累计”的方法相当陌生,看来还得先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种记数方法。

2、下面是一位四年级同学近四年的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图略)

一年:20千克;二年:25千克;三年:32千克;四年:50千克。

●她的体重平均每年大约增加多少千克?

●如果照这样的增长趋势,到小学毕业时,她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你对她有什么建议?

    如上题的错误,有些学生把每年的体重相加除以3,结果是每年增加了40多千克。在预测该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的体重时,有些学生预测她有100多千克,问起理由,则说:根据前面几年体重增加的“规律”,如果照此思路到大学毕业的体重岂不有三、四百千克了?我想,在数学思考还得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否则结果会很离谱。另外,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重新审视,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然,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年龄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