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纯度检验
(2016-11-02 10:36: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实验课教材 |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纯度检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由粗氧化铜为原料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减压过滤、重结晶等无机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操作。
(3)学习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目视比色法的测定原理、方法。
2.实验药品和仪器
(1)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量筒、比色皿、漏斗、比色管(25mL)
(2) 实验药品:粗CuO (s)、H2SO4(1mol·L-1,6mol·L-1)、NH3·H2O(2mol·L-1,6mol·L-1)、H2O2(3%)、H Cl(2mol·L-1)、KSCN(1mol·L-1)、Fe3+的标准溶液、pH试纸、滤纸
3.实验原理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Fe3+ + 3H2O ═ Fe(OH)3↓+3H+
表一:Fe3+,Fe2+和Cu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所需的pH。
|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
沉淀完全时的pH值 |
|
Fe3+ |
1.9 |
4.1 |
|
Fe2+ |
7.0 |
9.7 |
|
Cu2+ |
4.7 |
6.7 |
由于温度变化对CuSO4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通过将除去铁离子后的滤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过滤除去其他微量可溶性杂质,即可获得较纯净的CuSO4·5H2O晶体。
通过检测精制CuSO4·5H2O中铁离子的含量来确定CuSO4的纯度。利用目视比色法确定CuSO4·5H2O的等级。
4.实验步骤
(1)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和提纯
称取2.0g粗CuO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10mL 6mol·L-1H2SO4,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若发现溶液蒸发变少了,有少量蓝色晶体析出,可适当补充少量蒸馏水。趁热减压抽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搅拌滴加2mL3%H2O2,继续搅拌加热3~5min后,逐滴加入2mol·L-1 NH3·H2O至溶液的pH 3.5~4.0(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继续加热数分钟,待过量的H2O2完全分解后,趁热抽滤,将滤液转入干净的蒸发皿中,用1mol·L-1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1~2,然后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抽滤、即得纯的CuSO4·5H2O晶体,称重。观察晶体的形状、颜色并计算产率。(注意:产品可保存作为碱式碳酸铜实验用原料,需要5.0g的CuO为原料制备CuSO4才够。)
(2)五水硫酸铜的纯度检验
Fe3+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量取0.01mg·mL-1的Fe3+溶液0.50mL、1.00mL、2.00mL置于三个25mL比色管中,并向其中各加入1.0mL3mol·L-1H2SO4和2滴1mol·L-1KSCN,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成如下表2所示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表2 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
规格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
Fe3+含量/(mg·mL-1) |
0.05 |
0.2 |
0.5 |
五、思考题
(1)五水硫酸铜提纯实验中为什么要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要将溶液的pH调节为4左右?
(2)与其他氧化剂相比,采用H2O2作为氧化剂有什么优点?
(3)为何要将除去Fe3+后的滤液的pH调节至1~2,再进行蒸发浓缩?
六、参考书
[1] 包新华, 邢彦军,李向清,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
1.实验目的
(1)学习由粗氧化铜为原料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减压过滤、重结晶等无机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操作。
(3)学习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目视比色法的测定原理、方法。
2.实验药品和仪器
(1)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量筒、比色皿、漏斗、比色管(25mL)
(2) 实验药品:粗CuO (s)、H2SO4(1mol·L-1,6mol·L-1)、NH3·H2O(2mol·L-1,6mol·L-1)、H2O2(3%)、H Cl(2mol·L-1)、KSCN(1mol·L-1)、Fe3+的标准溶液、pH试纸、滤纸
3.实验原理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Fe3+ + 3H2O ═ Fe(OH)3↓+3H+
表一:Fe3+,Fe2+和Cu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所需的pH。
|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值 |
沉淀完全时的pH值 |
|
Fe3+ |
1.9 |
4.1 |
|
Fe2+ |
7.0 |
9.7 |
|
Cu2+ |
4.7 |
6.7 |
由于温度变化对CuSO4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通过将除去铁离子后的滤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过滤除去其他微量可溶性杂质,即可获得较纯净的CuSO4·5H2O晶体。
通过检测精制CuSO4·5H2O中铁离子的含量来确定CuSO4的纯度。利用目视比色法确定CuSO4·5H2O的等级。
4.实验步骤
(1)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和提纯
称取2.0g粗CuO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10mL 6mol·L-1H2SO4,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若发现溶液蒸发变少了,有少量蓝色晶体析出,可适当补充少量蒸馏水。趁热减压抽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搅拌滴加2mL3%H2O2,继续搅拌加热3~5min后,逐滴加入2mol·L-1 NH3·H2O至溶液的pH 3.5~4.0(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继续加热数分钟,待过量的H2O2完全分解后,趁热抽滤,将滤液转入干净的蒸发皿中,用1mol·L-1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1~2,然后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抽滤、即得纯的CuSO4·5H2O晶体,称重。观察晶体的形状、颜色并计算产率。(注意:产品可保存作为碱式碳酸铜实验用原料,需要5.0g的CuO为原料制备CuSO4才够。)
(2)五水硫酸铜的纯度检验
Fe3+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量取0.01mg·mL-1的Fe3+溶液0.50mL、1.00mL、2.00mL置于三个25mL比色管中,并向其中各加入1.0mL3mol·L-1H2SO4和2滴1mol·L-1KSCN,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成如下表2所示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表2 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
规格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
Fe3+含量/(mg·mL-1) |
0.05 |
0.2 |
0.5 |
五、思考题
(1)五水硫酸铜提纯实验中为什么要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要将溶液的pH调节为4左右?
(2)与其他氧化剂相比,采用H2O2作为氧化剂有什么优点?
(3)为何要将除去Fe3+后的滤液的pH调节至1~2,再进行蒸发浓缩?
六、参考书
[1] 包新华, 邢彦军,李向清,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