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纯度检验

(2016-11-02 10:36:52)
标签:

教育

分类: 实验课教材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纯度检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由粗氧化铜为原料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减压过滤、重结晶等无机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操作。

(3)学习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目视比色法的测定原理、方法。

 

2.实验药品和仪器

(1)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量筒、比色皿、漏斗、比色管(25mL)

(2) 实验药品:粗CuO (s)、H2SO4(1mol·L-1,6mol·L-1)、NH3·H2O(2mol·L-1,6mol·L-1)、H2O2(3%)、H Cl(2mol·L-1)、KSCN(1mol·L-1)、Fe3+的标准溶液、pH试纸、滤纸

 

 

3.实验原理

   CuSO4·5H2O俗名胆矾或蓝矾,蓝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干燥空气中CuSO4·5H2O可缓慢风化,在不同温度下会逐步脱水,将其加热至260℃以上,可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

   本实验通过粗CuO粉末和稀H2SO4按如下的反应制备硫酸铜: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所得粗品中含有杂质,主要包括少量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等。不溶性杂质可在溶解、过滤的过程中除去。相对于Fe3+,由于Fe2+完全沉淀所需的pH较高(见下表),为防止在较高pH条件下Cu2+沉淀而影响硫酸铜的产量,实验过程中用氧化剂,如H2O2或Br2等,将Fe2+氧化成Fe3+,然后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再过滤除去,反应如下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 

Fe3+ + 3H2O ═ Fe(OH)3↓+3H+

 

表一:Fe3+Fe2+Cu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所需的pH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9

4.1

Fe2+

7.0

9.7

Cu2+

4.7

6.7

由于温度变化对CuSO4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通过将除去铁离子后的滤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过滤除去其他微量可溶性杂质,即可获得较纯净的CuSO4·5H2O晶体。

通过检测精制CuSO4·5H2O中铁离子的含量来确定CuSO4的纯度。利用目视比色法确定CuSO5H2O的等级。

   Fe3+ + 3NH3·H2O ═ Fe(OH)3↓+ 3NH4

   2Cu2+ +SO42- + 2NH3·H2O ═ Cu2(OH)2SO4↓+ 2NH4+

   Cu2(OH)2SO4 + 2NH4+ + 6NH3·H2O ═ 2[Cu(NH3)4]2+ + 8H2O + SO42-

   Fe3+ + n SCN- ═ [Fe(SCN)n]3-n(n=1~6)

                (血红色)

4.实验步骤

1)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和提纯

称取2.0g粗CuO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10mL 6mol·L-1H2SO4,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若发现溶液蒸发变少了,有少量蓝色晶体析出,可适当补充少量蒸馏水。趁热减压抽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搅拌滴加2mL3%H2O2,继续搅拌加热3~5min后,逐滴加入2mol·L-1 NH3·H2O至溶液的pH 3.5~4.0(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继续加热数分钟,待过量的H2O2完全分解后,趁热抽滤,将滤液转入干净的蒸发皿中,用1mol·L-1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1~2,然后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抽滤、即得纯的CuSO4·5H2O晶体,称重。观察晶体的形状、颜色并计算产率。(注意:产品可保存作为碱式碳酸铜实验用原料,需要5.0gCuO为原料制备CuSO4才够。)

(2)五水硫酸铜的纯度检验

    称取1.0g精制的硫酸铜晶体置于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待溶液冷却至约40℃时,加入1mL1mol·L-1H2SO4, 然后向其中滴加2mL3%H2O2,充分搅拌后,煮沸除去过量的H2O2,待溶液冷却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6mol·L-1 NH3·H2O,直至最初生成的浅蓝色沉淀刚好消失。常压过滤,并用6mol·L-1NH3·H2O(或蒸馏水)洗涤滤纸,直至蓝色完全洗去,弃去滤液。接着用2mol·L-1HCl洗涤滤纸,纸质滤纸上的黄色沉淀完全洗去(约3mLHCl),用一只干净的烧杯接洗涤液,并将洗涤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向比色管中滴加1mol·L-1KSCN 2滴,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比色管刻度线,摇匀,得到溶液与Fe3+标准溶液进行目示比色法,确定产品等级。

Fe3+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量取0.01mg·mL-1的Fe3+溶液0.50mL、1.00mL、2.00mL置于三个25mL比色管中,并向其中各加入1.0mL3mol·L-1H2SO4和2滴1mol·L-1KSCN,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成如下表2所示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2 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规格

Fe3+含量/(mg·mL-1

0.05

0.2

0.5

 

五、思考题

(1)五水硫酸铜提纯实验中为什么要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要将溶液的pH调节为4左右?

(2)与其他氧化剂相比,采用H2O2作为氧化剂有什么优点?

(3)为何要将除去Fe3+后的滤液的pH调节至1~2,再进行蒸发浓缩?

 

六、参考书

[1] 包新华, 邢彦军,李向清,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

1.实验目的

(1)学习由粗氧化铜为原料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减压过滤、重结晶等无机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操作。

(3)学习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目视比色法的测定原理、方法。

 

2.实验药品和仪器

(1)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量筒、比色皿、漏斗、比色管(25mL)

(2) 实验药品:粗CuO (s)、H2SO4(1mol·L-1,6mol·L-1)、NH3·H2O(2mol·L-1,6mol·L-1)、H2O2(3%)、H Cl(2mol·L-1)、KSCN(1mol·L-1)、Fe3+的标准溶液、pH试纸、滤纸

 

 

3.实验原理

   CuSO4·5H2O俗名胆矾或蓝矾,蓝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干燥空气中CuSO4·5H2O可缓慢风化,在不同温度下会逐步脱水,将其加热至260℃以上,可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

   本实验通过粗CuO粉末和稀H2SO4按如下的反应制备硫酸铜: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所得粗品中含有杂质,主要包括少量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等。不溶性杂质可在溶解、过滤的过程中除去。相对于Fe3+,由于Fe2+完全沉淀所需的pH较高(见下表),为防止在较高pH条件下Cu2+沉淀而影响硫酸铜的产量,实验过程中用氧化剂,如H2O2或Br2等,将Fe2+氧化成Fe3+,然后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再过滤除去,反应如下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 

Fe3+ + 3H2O ═ Fe(OH)3↓+3H+

 

表一:Fe3+Fe2+Cu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所需的pH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9

4.1

Fe2+

7.0

9.7

Cu2+

4.7

6.7

由于温度变化对CuSO4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通过将除去铁离子后的滤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过滤除去其他微量可溶性杂质,即可获得较纯净的CuSO4·5H2O晶体。

通过检测精制CuSO4·5H2O中铁离子的含量来确定CuSO4的纯度。利用目视比色法确定CuSO5H2O的等级。

   Fe3+ + 3NH3·H2O ═ Fe(OH)3↓+ 3NH4

   2Cu2+ +SO42- + 2NH3·H2O ═ Cu2(OH)2SO4↓+ 2NH4+

   Cu2(OH)2SO4 + 2NH4+ + 6NH3·H2O ═ 2[Cu(NH3)4]2+ + 8H2O + SO42-

   Fe3+ + n SCN- ═ [Fe(SCN)n]3-n(n=1~6)

                (血红色)

4.实验步骤

1)五水硫酸铜的制备和提纯

称取2.0g粗CuO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10mL 6mol·L-1H2SO4,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若发现溶液蒸发变少了,有少量蓝色晶体析出,可适当补充少量蒸馏水。趁热减压抽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搅拌滴加2mL3%H2O2,继续搅拌加热3~5min后,逐滴加入2mol·L-1 NH3·H2O至溶液的pH 3.5~4.0(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继续加热数分钟,待过量的H2O2完全分解后,趁热抽滤,将滤液转入干净的蒸发皿中,用1mol·L-1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1~2,然后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抽滤、即得纯的CuSO4·5H2O晶体,称重。观察晶体的形状、颜色并计算产率。(注意:产品可保存作为碱式碳酸铜实验用原料,需要5.0gCuO为原料制备CuSO4才够。)

(2)五水硫酸铜的纯度检验

    称取1.0g精制的硫酸铜晶体置于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待溶液冷却至约40℃时,加入1mL1mol·L-1H2SO4, 然后向其中滴加2mL3%H2O2,充分搅拌后,煮沸除去过量的H2O2,待溶液冷却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6mol·L-1 NH3·H2O,直至最初生成的浅蓝色沉淀刚好消失。常压过滤,并用6mol·L-1NH3·H2O(或蒸馏水)洗涤滤纸,直至蓝色完全洗去,弃去滤液。接着用2mol·L-1HCl洗涤滤纸,纸质滤纸上的黄色沉淀完全洗去(约3mLHCl),用一只干净的烧杯接洗涤液,并将洗涤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向比色管中滴加1mol·L-1KSCN 2滴,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比色管刻度线,摇匀,得到溶液与Fe3+标准溶液进行目示比色法,确定产品等级。

Fe3+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量取0.01mg·mL-1的Fe3+溶液0.50mL、1.00mL、2.00mL置于三个25mL比色管中,并向其中各加入1.0mL3mol·L-1H2SO4和2滴1mol·L-1KSCN,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成如下表2所示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2 不同等级的Fe3+标准溶液

规格

Fe3+含量/(mg·mL-1

0.05

0.2

0.5

 

五、思考题

(1)五水硫酸铜提纯实验中为什么要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要将溶液的pH调节为4左右?

(2)与其他氧化剂相比,采用H2O2作为氧化剂有什么优点?

(3)为何要将除去Fe3+后的滤液的pH调节至1~2,再进行蒸发浓缩?

 

六、参考书

[1] 包新华, 邢彦军,李向清,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