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主张、读书方法
(2013-10-20 22:14:37)
标签:
张飞飞教育 |
分类: 体会 |
我的读书主张、读书方法
张飞飞
当然,作为非专业性的普通人,我们没必要非得和他们对比。但是,我觉得向他们学习还是值得提倡的。
在读书方面,我首先主张“借读”。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大致意思是说:因为书是借的,所以总担心人家来催要,在这种压力之下,自然看得专心又迅速。若是自家的书,随时待命,反而会落得束之高阁的命运。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一个人的见识、眼光毕竟有限,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见贤思齐便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主张一个人总是买书来看,或者先看再买,将之收藏更有意义。
其次,我主张读名著。换句话说,如果你挑战一本对你没有任何难度的书,那么你唯一的收获就是多读了一本书,对你的成长和思想没有任何的帮助。而名著不同,它像是一杯质地醇厚的红酒,初读时平平淡淡,越往后情感和内蕴越强大。有些书,你已经读完它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当你想起来时,依然被笼罩在它的光影里,享受着它的荫庇,接受着它的指引,不肯走出来。
关于读书形式,许多人都在讨论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区别与价值。我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定有它生存的土壤。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的苦衷就在于生活节奏太快,没有专门的时间来静心阅读和思考。实体书笨重,不易携带,对一些人来说,电子书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汲取知识的养分,至于以何种方式来吸收,不必过于计较。
说到读书方法,五柳先生的一句“不求甚解”曾影响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才知道,“不求甚解”是需要一定资历和境界的。作为大家,他并非不懂,只是生性淡泊豁达,一些东西也不那么过分追求罢了。但我们不同,当你抱着一种学习和渴求的心态拾起一本书来时,就要尽最大努力从里面吸收知识。思考和探求的过程,正是我们提高自身的过程。且读且思,读后反思,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和作者心灵交流的桥梁,在思想上给你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