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莫非文章中转二站
莫非文章中转二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德峰“艺术哲学”课程语录

(2013-08-21 17:25:25)

    

 

 

     将常青的艺术放在灰色的理论中,艺术就死了,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不能通过对艺术的讲解来达到的。
  
   关于艺术本质的初级真理:画画不是为了逼真再现外部事物,而应当传递一种对事物的情感,艺术是用来保存人类生存的情感的。我们总是习惯从艺术当中得到故事,欣赏绘画需要具象,这阻碍了我们从事艺术欣赏。
  
   亚里士多德:“艺术的真实也是一种真实,且高于现实的真实。”
  
   关于艺术是真理的原始发生:生存情感是真理的真正素材。(而艺术正是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情感。)艺术本身便是决断。
  
   海德格尔:“在悲剧中并不表演和展示什么,而是进行着新神反抗旧神的斗争,由于语言作品产生于民众的语言,因而它不是谈论这种斗争,而是改换着民众的言说,从而使每个本质性的词语都从事着这种斗争并作出决断:什么是神圣,什么是凡俗,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高贵,什么是粗俗……”
  
   关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声音只有在音乐作品中才是它自己的存在。声音本身意味着另一个世界的打开,即生存体验的世界,真理的世界。在日常世界中,声音是另一个事物出现或消失的代表,这是一个沉默的世界。
  
   关于艺术作品的双重语境:即题材实事语境和形式完成式语境。托尔斯泰在完成《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流着泪对他的家人说:“安娜死了……”这里体现了两种悲哀,对象性悲哀和对悲哀的塑造、表现,是悲哀的自我歌唱。经过体验,再体验,形式完成,一部作品才能真正完成。音乐能够展示其他作品的形式完成式语境。(因其对物质载体的跳跃。)
  
   海德格尔:“色彩闪烁发光而唯求闪烁,只有当它尚未被揭示,未被解释之际,它才显示自身……”
  
   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在视域:审美意象之构成。一个绝代女子的美,会打消获取她的欲念。她的美,已将人引入非现实的世界。音乐不存在外在视域,其为内在视域本身。审美意象是艺术真理的发生方式。
  
   萨特:“审美的目的并不是去获得似乎是由实在的色彩所造成的快乐本身,审美只是我们认识非实在的对象的一种方式,它的对象远不是这幅实在的画。”
  
   杜威:“音乐是最直接的艺术。”
  
   关于优美和崇高:若一个人对人生总持否定态度,便永远发现不了优美。发现这个世界有根本的缺陷,却仍能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依然热爱这个世界,这便是有更深意蕴的优美。换句话说,面对伤感,依然对光明的理想持肯定态度,这便是最高的美。欣赏崇高,前提是没有可怖之对象的威胁。作为理性主体,我们的生物力量无法与之抗衡,唯有我们的心灵的力量被唤醒,才能与可怖对象相抗衡。
  
   席勒:“最高尚的快感总是从痛感中来。”
  
   关于悲剧和喜剧:悲剧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却使观众感到巨大的快感。悲剧意象必定包含崇高之要素,悲剧是让人之成为人的价值,在完全的孤独中的自我肯定。人性与现实事件失败的斗争更能体现人的尊严,打击和毁灭中,最宝贵的良知才能被惊醒,崇高和命运是悲剧的主题。丑而不痛苦,荒谬而不危险,这便是喜剧,它是人类愉快的自我批评,是对自身缺点的自由诠释,笑来自一种突然的光荣之感。一切音乐在本质上都是悲哀的。
  
   关于“艺术天才”的特征:神思:神思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来源于丰沛的情感。形象记忆力:记忆深广的人往往能成为卓越的人,因为心灵的宽广使他们能够保持广博的兴趣,因而也就具有了深广的记忆。
  
   关于艺术创作的本质:工匠在开始之前就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而艺术家的创作不到最后是不可能知道最终产生的是什么的。
  
   关于创作冲动:我们越是深入社会,我们的童心就越是被遮蔽,这种童心不是一种幼稚而是一种成熟的生存情感的体验。
  
   关于创作灵感:来不可预,去不可止。多次探索未果而一筹莫展的危险状态便是灵感到来的前夜。
  
   关于作品演绎中的创造问题:通过文本并不能真正进入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哪怕是作者本人,强迫读者理解作者意图本身就是非法的。作品的演绎是一种创造,称为二度创造,要求独创性。贝多芬的不朽性在于他不朽的时代生命力,而不在于唯一性。
  
   海德格尔:“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相比才是无足重轻的。”
  
   关于艺术的精神特征:判断一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要让他听无标题音乐。
  
   关于建筑艺术的感知特性:城市规划必须是一个整体艺术创作,而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建筑。
  
   关于雕刻艺术的感知特性:雕刻用形象的整体说话,极力避免局部细节的突出。
  
   关于绘画艺术的感知特性:把被表现事物的外观转化为主体内心情感的反映,追求细节。是艺术过渡到音乐的转折点,比较能听音乐的人一般比较能看绘画。
  
   黑格尔:“绘画通过浪漫才能达到高峰,要让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精神意蕴。”
  
   关于音乐艺术的感知特性:音乐的神秘性在于,表达无以言表的事物,是语言和想象力所不及的,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感觉的人类性在于,人不仅在听声音,还在于“听”本身,叫听“听”,对自己的“听”有一份“听”,于是我们获得节奏、音律、节调。人类的节奏感从“听”的听而来,于是音乐成为可能。它自身意味着人类对超物质存在的感受,音乐有自己的含义。音乐并不寄托于歌词,流行歌曲越来越倾向于歌词的创造,越来越使文学因素压倒音乐因素。音乐本质上是一种有节律的、合拍重节的内心的感叹,音乐不是观念,而是心情,心情越深刻,越超出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是我们情感内心的反省,是对心灵的洗礼,摆脱现实的利害体系,从中我们知道什么是忏悔,什么是感恩……
  
   门德尔松:“音乐在我看来具体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翰施律克:“音乐作品并不悲哀,悲哀的是人的内心情感。”
  
   歌德:“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将空间感转化为时间感。)
  
   黑格尔:“把美的领域的活动看成一种灵魂的解放,从酷烈命运中逃脱的自由,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
  
   关于文学的感知特性:文学是观念想象艺术,文学作品不是论文,不传达什么逻辑概念,它始终停留在词语之间。文学形象是高度灵化了的形象,在这之前如果先看到具象,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黑格尔:“诗歌所特有的材料,就是想象本身。”
  
  
  世界有两种真实性,逻辑的真实性,另一种是体验的真实性,体验这个世界的原初的构成,通过艺术。尼采说"我们在科学中发现的是艺术已经塞到事物中去的。"艺术和科学并非毫不相关。科学发现的是世界本身的真实性,我们如此这般的认识世界是因为我们已经如此这般的想象世界,这种想象力和艺术本质上是相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烂尾新闻
后一篇:什么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