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10-30 08:21:57)

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过去中考机制的改革,一度削弱了“听说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

    目前,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有较多教师比较重视笔试,对“听说训练”不够重视。尤其是06-08年南通市中考取消了听力试题后,笔试训练之风可谓预演愈烈,很少再能看到教师提着录音机进课堂了,曾经时髦的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被彻底打入了“冷宫”。08年10月,当有消息传来09年中考不仅要恢复听力考试,而且是人机对话时,教师们立即调整教学思路,临时抱佛脚,抓紧一切时间强化“听说训练”。“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这的确是每个教师的职业心理,但就英语学科而言,“听说读写”的训练永远是一个扯不开,捏不断的链条,决不可以顾此失彼。这不由让我想起06年3月在大豫初中举行初三中考复习研讨时,孙老师在会上大声疾呼:中考听力虽然不考了,但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不能放松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     部分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不能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有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心存忌患,担心全英文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到授课的质量,有些教师想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但是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大量实践证明: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有利于学生的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去年暑期集体备课时,孙老师下发的《课堂教学用语》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在这一点上,实验中学每个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值得我们同行去学习。

3.     回避听说教学最根本的原因是备课手段的陈旧。

    许多教师在选择公开课教学内容时,大多是有意或无意地回避“Integrated Skills” 或“Speak Up”,原因很简单:内容枯燥,手段单一,气氛压抑,教学效果不明显。我个人认为,听说训练课同其它课型一样,也有其独特的质量增长方式和空间。所不同的是,它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循序渐进,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听说,兴奋地参与,成功地收获。

各位老师,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有模可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的,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课堂教学语言,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学生听多了,不仅听得懂了,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机械听说扩展到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的第一步。

2. 新课教学坚持听说领先法。把听说训练同新课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讲新课时,教师不仅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而且力图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准确规范,富有表现力。学生提问或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新课讲完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大意进行复述或表演出课文内容。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课文教学还可坚持听写训 练,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或课文缩写。这也是强化听力训练。

3. 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创设英语听说的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考虑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利用录音、校园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训练,扩展他们的语言环境。平时可要求学生之间试着用英语交流,以锻炼说的能力。考试形式也应多样化,有笔试,口试,听力测验等内容。这样,多方位地开展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4. 建立积极有效的评价策略。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听说训练中的某些问题行为有直接关系。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能够消除学生的负评价的恐惧心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5. 我校对中考英语复习的尝试与探索。1.关于中考复习策略。以往我校都是采用的三轮复习法,结果是学生手忙脚乱,一会儿要背单词,一会儿要记语法,一会儿要学写作,效果并不理想。今年复习一开始,我们备课组商议尝试采用“词汇—语法——话题——阅读—综合”的“五版块”复习法,每块时间为两周。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听说与阅读能力的训练。备课组分工协作,强化检查,有疑必解,有错必纠,是重点必训练。情况表明,学生对教师的复习思路很了解,兴致比较高,基本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2.关于《口语测试纲要》的使用。在使用的一开始,我们备课组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梳理了短文中的生词和某些句子的朗读要领,然后利用早读和晚读让学生强化朗读和记忆。各个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检查小组,由小组长定期检查组员朗读背诵情况并做好记载。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抽签”形式对两到三名学生进行测试和点评。另外,结合中考的板块复习,我们在听写单词短语时,结合复习的话题,在《口语测试纲要》上选取一篇同话题的话题简述让学生默写。通过教师的批改反馈,学生注意到了背诵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可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3.关于复习资料的使用。对于听力训练,学生手上有《同步听力测试》《中考英语听力模拟试题》两本资料,共42套试卷。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天布置一套,利用午修和晚自修集体完成,立即批改讲评,对于集中错误的题目,再次播放录音,找出出错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归纳,当然听力训练重在技能的传授,根据听力材料的类型,我们与学生共同总结了一些解题技巧与规律,学生反映很实用。在我们教师手上还有一张《自动化考试模拟系统》的光盘,我让电脑教师安装在机房电脑上,每周学生去一次机房“实战演练”一下。由于软件设置原因,听力答案系统可以自动给分批阅,但口语不能批阅,这可能是每位初三教师面临的困难。我们是将学生的口语录音统一打包放置一文件夹,然后专门用一节课对每位学生的口语逐一播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打分点评,这样做,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提高改进的环节,还能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