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宦姑滩传说——焕古镇

(2014-03-07 21:21:31)
标签:

文化

宦姑滩传说——焕古镇

                         安康  唐玉梅(转载请告知作者)

 焕古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西北部,依江而建,从紫阳县城沿水路或公路逆汉江上20公里即到焕古镇,因宦姑滩之传说而得名。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官宦人家的女儿名叫刘冬香,因父亲被诬陷含冤而流离失所,至紫阳葡萄渡,(“渡之西岸悬崖间,古木成丛,乌鸦无数栖之,司更唱晚,朝去暮来,岁以为常,今更名乌鸦渡。”)被紫阳当地的好心人收留至紫阳东明庵又名(鸿恩寺),刘冬香在东明庵研习佛经,深悟佛教之精髓,遇神仙点化,得仙茶之幼苗,精心栽培,专习制茶之功夫,所制之茶,提神醒脑,醒脾开胃,味香清雅,乡邻感激其植茶余泽乡里,因其为官宦之女,因此尊她为宦姑。后来,传至京城,被皇上召见,皇上惊叹仙茶之香清雅幽远,形态曼妙,乃御封为“凤凰茶”,广为培植,以贡朝廷,其父终得以沉冤昭雪,宦姑后羽化成仙,为纪念她,乡民们把葡萄渡更名为宦姑滩,一直流传到今天,今东明庵(鸿恩寺)依然古木参天,古韵犹存。

 现在宦姑镇被易名为焕古,寓含去旧迎新,勃勃向上之意。

“野蔬鲜伴鸡鬃菌,活水香烹紫阳茶。”紫阳茶享誉华夏,而紫阳茶又以焕古镇所产为上品。早在东汉时期紫阳焕古茶就被列为宫廷贡品,在清朝"紫邑宦镇毛尖"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是陕南茶的代表品牌,“马前铜笛数声频,柳底行来汉水滨 ”说的就是焕古茶事。 宦姑茶因其口感香雅清淡而余味幽长,形态曼妙而名扬四海,供不应求,一度 “其民昼夜治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乃至紫阳和陕南“外运之茶,不论何地所产,概在包装上写‘紫邑宦镇’字样,外地茶商来紫购茶,亦多慕名先到宦镇。”焕古镇因此作为紫阳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产茶集镇,成为汉水上古老的水运码头和商贸集镇,焕古之山水,因茶而钟灵毓秀;茶乡焕古,因茶而誉满华夏。 

  从宦姑渡口沿渡口码头石阶登援而上就到了依江傍水的焕古镇镇内闾阎罗列,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上,到处都是新上市的青茶,有毛尖、翠峰、银毫,……以及摆在木铺板门外的布匹、百货、烟酒等,将小街装扮的生机盎然,各家茶铺均有现泡的香茶,清香四溢,“春泛山泉色,香分汉水头”,街面上往来行走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茶老板,前来赶集的人们、寻找山货野味的市民、背背篓的山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景象繁荣。  

  古老的传说还在耳畔回响,焕古镇已经开始迈步走向现代化的新农村。依托古镇特有的茶文化、古建筑以及周围得天独厚的山水旅游资源,在县政府的主导下,古镇着力打造“贡茶古镇、仙居焕古”,古镇已有茶园1万余亩,现代化名优茶加工厂11个,年可产名优茶。现有桑园5000亩,“休闲茶楼、文化广场、景观牌楼、滨江大道、休闲垂钓观江平台”将很快逐步到位。

漫步街头,居民楼一幢幢错落有致,白墙灰瓦的“焕古环卫”静立门前,街道清爽整洁,宛如进入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画。

远眺镇前绿水逶迤,浴碧涵苍,村后峰峦列屏,茶山叠翠,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渔舟泛歌,在馥郁的茶香中,焕古镇已然成为汉江绿色画廊不容错过的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