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中对“图形与几何”的要求
(2015-07-22 19:10:57)
标签:
股票 |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四个领域之一,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世界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一、《课标》中对“图形与几何”的要求
在 2011 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各学段中都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与 2001 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几何领域进行对比,在 2001 年版《课标》中,把研究“图形与图形关系”的学习内容归纳为“空间与图形”,而在 2011 年版中则将这个领域的名称修改为“图形与几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识世界最为基本的概念:通过时间可以分辨事物之间的先后关系,得到事物的顺序差异;通过空间可以分辨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事物的性质差异。因此,空间是一个关于物体存在形式的基础概念,人们从物体的存在形式中抽象出关于图形以及图形关系的概念,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为了研究这些概念的位置关系和变化规律,人们必须构建空间的度量方法,几何学就是研究如何构建空间度量方法的学科。
构建空间的度量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人们根据度量方法的不同称谓不同的空间。比如,把基于直线距离的有限维空间称为欧几里得空间,把基于内积的无穷维空间称为希尔伯特空间,把基于曲线坐标的空间称谓黎曼空间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欧几里得几何,研究对象是抽象出来的那些平直的概念,比如,点、线、面、体、角;度量方法主要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通过对空间等概念的辨析,可以得知,空间是一个基础概念,从中抽象出研究的对象是图形及图形的关系,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几何学。因此,用“图形与几何”作为此领域的名称,其实是在揭示这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图形与几何”主要内容有: 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涵盖义务教育三个学段、 1-9 年级的,所以上述内容也是指向了三个学段。其中“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图形的相似和投影”等内容就明显不是小学阶段几何领域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