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告诉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2017-06-21 10:34:54)
标签:
文化时尚历史 |
后宫甄嬛传火极一时,虽然其主要讲的是甄嬛从入宫到步步为营到最后成为皇太后的故事,但里面不乏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引人思考。
(一)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型一个是妙音娘子余氏,一个是安嫔安陵容。余氏先是顶替甄嬛到皇上面前邀宠,一时得宠之后便目中无人,对身边的婢女太监任意打骂,对其他的妃嫔都不放在眼里。还屡次派人下药毒害甄嬛,最后被识破而赐死。安陵容就更不用说了,此人心狠手辣,城府极深,表面上和甄嬛以姐妹相称,其实背地里多次用香料来毒害他人。还用香料来迷惑皇上进行邀宠,最后其各种伎俩被人揭穿而自尽。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即使如此,还是相信因果循环,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方能有好报。
(二)
自从甄嬛知道自己只是纯元皇后的替身时,她悲伤而绝望,生完公主后自请离宫修行与皇上相决绝。但经历了数年在甘露寺的悲苦生活后,她想要回宫给腹中胎儿一个好的归宿,也活出个模样给曾经欺辱自己的妃嫔们看。她设计与皇上见面,博取皇上的怜悯,最后在当时太后的帮助下风光回宫。这时的她对皇上已经没有爱了,只有复仇和爬上高位的决心。一步步地,她先是设计剥夺了皇后的权利,自己逐渐掌握后宫大权,凭借着手上的权利和资源一步步辅佐四阿哥上位,自己也成为皇太后。
(三)
这不是谈封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而是我觉得女人不能只空有美貌,如果甄嬛只是空有美貌,那么她估计活不过5集。甄嬛不像余氏或安嫔那样不认识几个字,相反她饱读诗书,还有史书国策也十分精通,智慧不输男儿。所以她渐渐地才会成为皇上的知音,她离开皇宫的数年,皇上感慨身边连一个谈论诗书的人都没有,可见她的聪慧。以色侍人,色衰则疏,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美貌的女子,为什么有人越活越幸福达观,有人却在消磨了美貌之后嗟叹命运,我想,单纯的美貌只能是一个人的加分项。一个人如果想要走得长远,走得稳健,核心是一个人的智慧和品德。
当然,甄嬛传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值得品味,甄嬛后来被皇帝赐封号为“熹妃”,熹字,表示往日之路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与大家共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