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2017-09-15 21:53:52)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五河二实小三(1)班     孙正凤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写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文中大量的对话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本课写如何“爬”的内容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这是由本文的主题而定的,因为,本文的主题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人物对话的揣摩上。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本课建议采取趣味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创设环境,通过想象、分角色朗读,换位体悟等方法,让学生走进故事角色,把自己变成文中的“我”,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感悟本课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经过,体会“我”和老爷爷的奋力攀登,勇往直前,了解他们俩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

2、总结全文,启迪教育学生面对苦难要勇往直前,要学生会从别人身体汲取力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摘抄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重点词句讲解法   朗读指导法  读悟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授

1、听写下列词语

峰顶 白发苍苍 奋力 终于 勇气

2、指名用上面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师导读: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都峰不仅高且陡。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在感受感受。(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板书:又高又陡)

【设计意图】“温故引新”,在复习检查词语的基础上,再引进新的概念和新方法,让学生既掌握词语又能用本课的词语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会说话,说好话。

二、探究,了解过程

1、教师: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看了都让人发颤,爬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我”是一个小学生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都爬上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10自然段。用“——”画出直接描写他们俩爬天都峰的语句。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句。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4、学生自读这些语句,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并批注在旁边。

5、指名反馈。(困难、艰难、艰辛、努力、奋力、勇敢、了不起)

6、追问: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呢?

  “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爬上天都峰花了很长时间,也体现了他们奋力登攀、勇往直前的精神。(板书:奋力登攀)

(1)引导学生圈出动词,然后让学生用“终于”说一句话,体会词语的含义。

(2)学生评议后,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读,学生想象画面,加深理解。

7、教师小结:发现了吗?课文题目为《爬天都峰》,但描写怎么爬天都峰的语句却很少。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8、指名反馈。(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9、教师:是的,爬写得少,说写得多。我们一起把“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内容找出来。

10、集体交流后,组织学生同桌分角色读。

11、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设计意图】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动作行为中,体会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同时放飞想象,再现“我”和老爷爷攀爬时的各种动作形态,并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加于表述;在体会“终于”一词时,让学生试着用它来说话,进而达到理解该词的目的,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内化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三、想象,感悟主题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人物内心。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此刻,老爷爷心里想: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此刻,“我”心里想:

2、教师小结:正是这样一比较,两个人下定决心一起爬,最终爬上了天都峰。

3、教师出示峰顶的人物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理!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4、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5、指名反馈,然后进行角色朗读。

6、教师总结:同学们,爬上天都峰对于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一是和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的;二是他们能相互鼓励,相互汲取力量。(板书:相互道谢)

7、教师:同学们,爸爸话中所指的“力量”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学生:战胜天都峰艰险的勇气和信心。)

8、追问:而这份力量源自于谁?(学生:“我”和老爷爷之间互相鼓励。)(板书:互相鼓励)

9、教师总结: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当向“我”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他们相互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精神。(全班齐读最后一段话)(板书:战胜困难)

【设计意图】继续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继续学习从语言表面意思中体会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学会用“换位体悟”的方法对“他俩为什么要互相道谢”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同学细细品读,深刻体会,感悟主题。

四、拓展探究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解决的?谁来跟大家分享以下。

2、分享成语故事《铁杵磨成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与本课的主题精神形成一个对比,由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分享小故事《铁杵磨成针》,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故事中进一步理解本课传达的思想,与课文主题联系起来理解。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明白以后再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面对,相互鼓励,共同战胜困难。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果你们能一直用这一句话激励自己,相信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设计意图】用一句名言来做总结,既是对课文主题的概括,也可作为学生的一句座右铭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第2自然段。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登攀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指导老师:杜建华)(此为原版,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