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2011-12-11 09:53:09)
标签:
杂谈 |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五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目前我县教师所使用的导学案,是由县教研室利用假期统一组织优秀教师编写的,解决了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困难,教师们也显得轻松多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助长了一部分教师的的“惰性”,有的教师在授课前拿着现成的导学案做一做,就直接走进了课堂。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统一的导学案是否适合我们的学校,是否适合我们所任教的班级,能否适合本班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统一编写的导学案带有编写教师浓重的个人主观教学思想,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任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备课,比如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达标检测的内容是否有梯度等。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案,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高效性。要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好学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学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变,兼容并蓄,不断研究与创新,多方收集资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学案的修订与完善,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善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教师在编写、使用、修订与完善学案的过程中,自身得到锻炼,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都在强调二次备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呢?下面就我校如何对进行二次备课谈一谈做法。
一、二次备课的内涵。
一提到“二次备课”,很多老师一定会想到是在上完课之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导学案的修改或再加工,其实,我们今天说的“二次备课”还包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照本人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前进行的,对教研室下发的导学案进行的适度调整,是教学内容的再次丰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体现,是精彩设计的再次创新。
二、二次备课的方法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有时间每节课都有精心设计导学案的时间。所以,“研究”、“修改”别人的导学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研室下发给我们的导学案如果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可以在导学案上写出主要的教学流程,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对策。如导学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老师可在导学案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圈点勾画或补充填写,使导学案更具实用性。每位教师必须亲自做一遍导学案,对导学案进行删减、补充、修订,使之成为适合本班学生使用的导学案。我校在二次备课是总体要求自己做到“标、增、改、删、调、补充”,具体做法如下。
标:用双色笔标记原学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学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学案,将学案变成自己的教案。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学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导学案中不适合教学思路和学情特点的过程设计中的先后顺序
补充:补充自学、对学、群学中教师的行为设计;补充展示的指导方法,
教师对每节课必须进行反思,反思要以简练的语言反映本节课的教学智慧、教学方法、教学的生成,教学理念、师生收获、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等。
三、二次备课的内容
1、一是目标、重难点
以本班水平为基础,即学情,解读原导学案的目标和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导学案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及教材理解的具体体现,重点把握教学的目标要求非常关键。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根据已有的导学案要充分了解教学的内容、知识体系、教学的重难点,编写的意图,才能确立基本的教学方向,选择合适的教学的方法、措施,把握住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实现“因材施教”。如果上课之前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熟悉,加上在教学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如学生的回答和自己预设的不一样,上课时就会感到不流畅,就不能及时调控课堂局面。只有自己真正理解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精心选题,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对各个教学环节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游刃有余。所以二次备课一定先从教学目标入手,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学习目标提得非常具体,它既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又是学生学习的归宿点。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用学习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如果没有达到,找出原因,有针对地继续学习,确保达到目标要求。
2、二是过程设计
(1)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
(2)新课的流程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4)导学案中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
(5)导学案中没有对自学、群学中教师的行为进行设计。二次备课中教师应将这个环节补充进去,以便于课堂操作时驾轻就熟。
(6)组内的展示。怎样指导,如何点拔原导学案中没有明确说明,教师应在二次备课时补上去。
(7)课堂大展示时,展示内容分配,展示方式的选择,展示角色的安排,展示程序的设定等,原导学案中都没有给定,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
(8)学生展示时,有些问题是老师没有想到没有预设到的,所以老师在二次备课时,注意应对措施的制定。
(9)有的学科,尤其是语文精读课,原导学案中,两课时或三课时设计在一起,教师二次备课时根据学情调整成两个课时或三个课时。
3、三是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根据学情二次备课时应精心构思。
四、二次备课的程序
“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个性设计”。
(1)个人备课:主备教师提前在疏通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修订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学法指导,修订学案中的不恰当环节,增减相关的内容等。备课时重点思考: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怎么引导等。
(2)集体研讨:
备课组长召集全体组员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与研讨时,由主备人发言,其他教师补充,每位教师根据集体交流与研讨,结合自己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意见对
(3)修改完善,定稿上传。所有导学案将电子文稿发送到导学案管理专用邮箱,统一印发到年级组,纸质文稿和电子文稿由专人统一保管。
(4)个人个性化备课:使用人在年级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将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认真细致修改,形成个性化导学案,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导学案教学二次备课时,特意地去思考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各个环节逐步达成目标。在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教学行为,让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出彩,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保持着极高的兴致。
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目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真正打造好“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历为主”的三为主高效课堂,一直是现阶段我们五河县的教育工作者应全力以赴解决的的一个课题。总之,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任重而道远,二次备课也具有动态变化发展的特点,我们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