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拒绝做“佛系干部”
(2023-06-23 11:26:55)“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当代青年影响颇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苟且中不见得彻底放弃诗和远方。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当前西藏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自觉洗净“心尘”,拒做“佛系干部”,保持新时代年轻人该有的锐气、正气和冲劲。
坚定理想信念,做赶考路上的信仰者。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奋斗热情。坚持在学习领悟讲话精神上先行一步、更深一层,迅速行动起来,不仅要身体力行传承弘扬好建党精神,更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起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自觉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来思考谋划,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出发点落脚点,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智慧力量,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功德和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各项工作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坚定理想信念,拒做“佛系干部”。
发扬奋斗精神,勇担时代重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我们要坚持学思,要用善学善思筑牢奋斗之基。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挺起当代青年的“精神脊梁”。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要具有“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摒弃“佛系心态”,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民之难即党之忧,党之忧即我责”。切实做到心为民想、事为民办、权为民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为民解难,和人民群众心在一起,干在一起,“甩开膀子”“沉下身子”,身体力行地为人民群众分忧,为党组织增光。把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作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胸怀“国之大者”,做不负青春的“吃苦人”。牢记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不断涵养为民造福的情怀,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用真情实意走进百姓心扉,用真抓实干诠释公仆内涵,努力成为一个在职时群众交口称赞、离职多年后依然念念不忘的人。始终保持火一样的热情、战天斗地的激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满怀激情地对待事业,主动谋事、积极干事、善于成事,敢于担当,勇于开拓。时刻保持着奋斗激情,为群众服务、为事业奋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尽心竭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