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收到”就要“做到”力戒形式主义
(2023-04-21 11:59:05)不知不觉我已作为干部身份工作两年有余,也从当初刚开始干工作时地“跌跌撞撞”“懵懵懂懂”成长为现在地“成熟稳重”“从容自如”。两年来的“见人识人”也让我懂得:要想把工作干好,需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力戒形式主义。我们身为党员干部,需心怀理想信念,胸怀报国激情。无论身处任何岗位,都需以“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决心,“说到”还要“办到”,“收到”就要“做到”。
责任“定”盘,不能只“盯”复制粘贴。近些年来,我们时常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因照搬照抄材料被处分的案例,当下有许多的干部本着“怎么省事怎么来”的工作态度,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等材料时对照网络资源“照单全收”,把“一身懒病”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做法是党性修养不高和责任心不强的直接体现。“文风”的背后是“作风”,当前“狠抓落实改进作风”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各级单位应把责任落实到位,个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坚持学习要“走心有深度”,才能“下笔如有神”。
紧“盯”问效,不能只“盯”收到回复。新时代科技地发展为干部办公带来了便利性和实效性,但又催生出一批“佛系干部”,他们对于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总是“雷厉风行”的“收到”,到了落实工作时就患了“拖延症”,一拖再拖;要不就是工作到了“事在眉睫”时,敷衍应付了事,美其名曰“工作嘛,干了就行”,这是典型的“懒政”“不作为”行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时刻都要为人民服务。这种“不作为”的方式从根本上脱离了人民群众,上级部门应该紧“盯”工作实效,工作安排上不能只“说到”,“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并不是一句空话,切实保证实事求是,坚持工作开展“盯到底”,工作落实“干到位”。
“钉”钉子转作风,不能只“盯”汇报材料。近日,半月谈上一篇名为《实情“缩水”、意见“潜水”、数据“注水”?防止“笔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文章让我感触良多,身在基层工作,明确感受到部分基层干部写文章“妙笔生花”,文笔让人“拍案叫绝”,但实际是他们“真话”只说一半,数据“造假注水”,把自己“困”在办公室,做出的工作成绩就只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工作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指导党员干部干事业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接着敲,坚持“持之以恒”“恒久为功”的思想,做工作要像做人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拿得出”“经得起推敲”的实绩。
古人云:少年当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们身为青年党员干部,正如悬挂在天空中的那一轮骄阳,需要去发一点光、发一点热,脚踏实地地把工作落在实处,力戒形式主义,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进取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