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022-07-28 16:35:50)

2021年的现在,刚正式工作不久的我又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驻村时,热情满满、斗志昂扬,那时已经想象着自己卷起裤腿,站在村里田地间,帮村里群众一起干活,干活时开怀大笑,与他们的笑声和成一片——我想,如果能够有这样的经历,一辈子都会自豪。

一直以来,在我脑海里闪动着一些前行者的身影,人们叫他们“老西藏”,他们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榜样,也是我选择“第一步”踏进农村,“根扎”基层的原因。这些“老西藏”,曾是与我们一样怀揣梦想的青年同志。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不畏艰苦,逢山修路、遇水搭桥。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但他们依然热情洋溢的投身于开荒生产,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多么荣幸,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能够紧紧的握住了他们传来的接力棒,扎根西藏,建设西藏。

选择驻村工作,正是“扎根西藏、建设西藏”真实实践。20多岁出头的我,正是浑身充满干劲儿,也想干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时候。我起初的想法是主动到一线基层去,从最基础的事做起,倾听群众心声,去看看自己能为群众做什么,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练就真本领,取得真成就。不过真正驻村工作后,我发现,很多工作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语言关”。我发现自己死记硬背的藏语,在实际工作中收效甚微,当村里只有我一个人面对村民的时候,与他们都无法有效交流,更不必说想要和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了。但语言的困难怎能消减我工作的热情!我决心想办法克服语言困难这个“拦路虎”,竭尽全力去融入这个“家”。

于是我在日常工作或节日活动中,主动向群众学习克服语言关,每次当我用笨拙的藏语词语表达时,村民会开心的哈哈大笑,同时也会主动纠正我的发音,教我完整的表达方式,语言的学习迅速拉近了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我们还设法为党员群众创造更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机会,并尝试制作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视频,通过微信传播,帮助村民可以不受制于时间地点自主观看学习通用语言。通过我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友谊,同时,对我们的工作也有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工作之外,我会主动创造与农牧民群众相互熟悉的机会。我会积极参加他们的节日庆祝活动与日常工作,通过与他们一起过节、一起游戏、一起唱红歌、一起巡逻,先和群众中的一小部分熟悉、再和更多的人打成一片,非常有利于我进一步掌握村情民意。只有真正了解了农牧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困难不存在大小,老百姓的任何小事我们都放在心上。比如,当我了解到村里人理发需要跑去乡镇、甚至县城,我找到村“两委”干部说:男生的短发我会理,可以让他们来找我,我免费帮大家理发。

我生在大山里的农村,所以天生对农村亲近,喜欢村里的这种生活环境。在我看来,能到洛村工作,就像是我在西藏有了根,根所在的地方,正是我成长的地方,扎根洛村的青春时光,将是我一生珍视的美好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