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基层年轻干部心态老化三建议
(2022-05-24 15:58:02)年轻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干劲不足、投入不够乃至早早“躺平”,那么就很难切实推动基层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基层年轻干部的大力投入和奉献担当。怎样防止基层年轻干部的“心态老化”,避免他们“人不老心已老”地熬日子、混工作、盼退休,就成为中国基层管理体制与干部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的公正感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好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自觉性地为党的工作事业谋利益,勇于为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奋斗,坚决反对错的,在对错前面、基本原则问题上不含糊、不妥协,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同侵犯民主权益的不良风尚和腐朽现象做强有力的斗争。
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基层是培养党员干部的主战场、考核党员干部的主阵地。要重视具备丰富基层管理经验和实践工作经历、在基层进行了扎实锻炼的党员干部,要重视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易地搬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绩效明显的党员干部,要重视多年在基层单位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引领广大干部到基层一线去推动重大项目、化解相关矛盾、克服重重困难,在经济环境困难、社会问题集中的农村地区砥砺精神、磨练作风、提升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在基层单位最重要的奖励手段就是晋升。用人以公,方得贤才。首先要用好党员干部选拔的这根指挥棒,在选拔用人上坚持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将真正能在基层一线上扎实奋斗的党员干部重视起来、选拔出来。让有能者重用,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同时,也要完善好容错纠错制度,鼓励基层单位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对失败的容忍是激励创新的必要条件,为能负责者打气、为敢负责者打气,在不放纵违法乱纪行为的基础上,激发基层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激情,使基层党员干事有盼头、有干劲。
年轻干部普遍精神饱满、思想活泼、社会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正处于长本事、长才智的良好时代。遇到问题,焦虑、抱怨、躺平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年轻干部就要有年轻干部的样子,要始终保持“不老心”、焕发“年轻态”。要对“摆烂”说不,沉下心来在基层“墩苗”、墩经历、墩实力、墩态度,从而越干越想干、越干越能干,最终干出自己的一块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