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读书活动开展交流
(2020-12-03 09:51:41)
标签:
班级共读交流 |
分类: 我的工作日志 |
班级共读,做经典阅读的点灯人
班级读书活动立足于班级集体,它与个人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有统一的规划和预设;有统一的阅读指令和方向;有统一的阅读汇报形式。基于这些特点,我们有了这些考虑和措施——
一、确保学生有一定的共读时间。在时间安排上,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在校:
1、
2、
3、
4、
二、班级读书活动,往往依托共读书目开展。这就涉及到一个共读书目从哪里来的问题。关于书籍来源,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1、共读书目有家委会统一购买。603班自3年级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委会在确定班委费收集时,重点考虑的就是共读书目的购买经费。每次,我在确定好共读书目后,告知家委会主任,家委会主任会第一时间在班级群中公布,并提醒家里已经有这本书的告知她,统计好人数,下单购买。整个过程都有家委会一手操办。
2、班级书柜的建设。每年,我们都会对班级书柜进行填充。书籍的添置同样借助于强大的家委会。学期初,教师提供书目后,家委会主任会及时下单购买。然后在班级群公布所需费用,在班委会中扣除。
3、学校图书室借阅。这应该是大多数班级共读书目的主要来源。像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已具一定的规模,整个小学阶段的必读书目,基本都是按照班级人数来配置的。不过,考虑到引导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记录的习惯,也考虑到经典的书籍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我们603班是以家委会购买共读书目为主。
三、书目的选择
书目的选择在班级读书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共读书目是对学生阅读的一种引领与提示,它告诉学生该读怎样的书。603班的共读书目选择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的——
1、跟着课本走。统编教材安排有快乐读书吧,明确了学期必读书目。每个单元都安排有主题阅读。我们的共读书目就可以从这里选择。例如五上第二单元教材安排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专题。当时正值疫情居家学习阶段,我们就顺势推出了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本次活动还在萧山信息网上做了报道。再例如,上学期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五年级的学生对长征、对毛主席都很感兴趣,我们就共读了毛主席的长征组诗。至于必读书目,那更是一本都不能落下的。
2、循着学生的年龄特点走。作为班主任,对十二三岁孩子的心理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走出了自我,开始关注社会,关注生死,关注成长。与教师的教导相比,此时的他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书本的影响。所以,《不老泉》、《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小王子》等书目,就成了我们的首先。
3、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有一类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很多经典篇目,他不像平常的经典书目那样受学生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书的版本很多还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像《论语》,像《世说新语》,像《儒林外史》。但这种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作为教师都该推荐阅读。当然,这类书目如何读,它是有别于一般的经典阅读的。
4、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虽然是基于共读这一形式进行的。但,还是建议大家还要考虑到“分层阅读”,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阅读的不同需求,然后推荐适宜他阅读的书籍。例如,我们班有个孩子,自三年级开始对历史类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了保护他的这种阅读兴趣,这几年,我在他不同的年龄段向他推荐了《汤小团》、《明朝那些事儿》、《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等书籍。在教师有意识的引领下,目前,他已经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所有朝代的故事。这是个大工程,这孩子坚持了两年。
四、书籍有了,孩子们的阅读之旅开始启程。不同的孩子会有各自的阅读基础和阅读习惯。作为读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还是要对孩子有一个大致的指导。大家请看,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给学生明确的要求——两次阅读
1、首读——享受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跳读,默读,出声读,享受故事情节,享受文字带给你的快乐。
2、再读——带着思考读:读书的同时动笔墨,专注于带给你感动的文字,专注于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文字,专注于特别精彩的情节。做旁注,做笔记。
当学生带着一定的阅读目的进行第二次阅读的时候,他的收获会更多。
五、两周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如何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书目做不同的选择,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方法,有对应的奖励措施。
具体可以有这些方式——
朗读打卡——适宜类似《世说新语》类
书香小报、书香卡——黑板报展示
阅读检测——发阅读之星证书
注释、赏析——拍照后博客展示
读书汇报课——发读书交流证书
六、作为最能体现是否带着思考读书的检测手段——做读书笔记,我们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1、摘录好词,对有困惑的词主动查字典释义。
2、摘录好句,进行句子赏析。(教给句子赏析的一般方法:写法+内容+作用)
3、用“山形图”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给故事的主人公写信,分享类似的经历。(使读后感 有话可说)
5、鼓励在书上随时进行旁注。
(简单介绍近期三本共读书目的读书汇报)
七、简单展示五年级至今我们的共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