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石淙》征文“红色记忆篇”之二

(2025-07-23 11:32:06)
《我爱石淙》征文“红色记忆篇”之二
新四军血战太君庙
    1945年农历七月廿六(公历194592)清晨,石淙永乐桥南堍“姜门清水茶馆”来了两位生人,一老一少,初看像爷孙俩,老者瘦高个,光脚,套一褂衫,一顶旧草帽捏在手里,时不时搧搧风,挑一个货郎担,卖的是香烛、布袋、香篮、香炉等佛事用品;那少的,也光脚,裤管卷得一高一低,时常“呜哩呜哩”吵一会,但听不清在吵些什么,像个聋哑人。坐停后,那“高个子”要了一壶老茶呷着,眼睛不停地往窗外扫扫,又探头瞅瞅河里来往的船只……店主老姜祖居于此,茶馆也是老茶馆了,对他来说,石淙的事全是茶壶里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就在半年前,本地出过一件大事:不知什么人,突然有一天,处死了一个当地的汉奸,弄得满大街人心惶惶,生意也受到了影响。老姜嘴快,逢人便想说,拿他自己的话讲,叫这事说出来痛快!而他只知道事情的梗概,好多细节还是说不清楚——

  半年前,一支国军临时驻扎在镇北费家兜村坊上,为了阻止日伪军动辄烧杀抢掠,横行乡里,他们在费家兜村西头排塘港上化大力气筑起一条平水大坝,并扯来一片片水草停在上面,把大坝隐藏其中。那天,日军一路追杀国军62师某部,快艇在追击途中深深地陷入暗坝中,动弹不得,进退两难,日军指挥官就令一汉奸前面带路,去村坊上强抓了20多个壮汉,用枪逼着他们为日伪军扛弹药、做苦力。国军边打边撤,直到善琏东栅时,日军又续抓了一批壮丁,费家兜的村民才得以放还。一路上日本兵烧了不少房屋,那些村民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回家后还惊魂未散,好几天不敢出门。日伪军过去没几天,人们便在镇西东坝施吴村一条沟渠里发现了那汉奸的尸体,据过往老人说,其实日本鬼子得到消息赶过去的时候,那汉奸已奄奄一息,不能说话,只用手往北指了指便断气了,意思是凶手向北逃走了。于是,日本鬼子过了施吴高桥逢人便杀,一直杀到重兆还不住手。那时,村妇们正好都在家庭作坊缫丝,日本人冲到村民家里见人便砍,听说好多人家沸腾的铁锅里漂着妇女的人头,场面惨不忍睹……老姜说起此事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像他茶馆里那个说书先生一样,说到愤慨之时,就忍不住要拍桌子。这天,不知是什么日子,跟平常有点不一样,店里来了两个陌生人,集镇上还出现了用鸟啄牌算命,溜猴耍猴,鸣锣耍杂,舞蟒蛇,卖野货等一批从未见过的生人。这些人闯南街钻北街,从街头到巷尾,似乎不肯放过每一个角落,吆喝着,观察着,有的还试图进入太君庙。太阳两杆子高的时候,镇上有过短暂的躁动,几个日本兵从太君庙里出来,还牵着一条吐着长舌的狼狗,径直往东去了,据说这是日本兵在沿街巡逻。店里那两个陌生人,行为举止也有点诡异,放着货郎担,也不见叫卖,只是一门心思吃茶赏景;那少的倒进进出出,好像心思不在茶里。老姜提着长嘴水壶,靠近“高个子”,试图想了解点什么。此时,那少的突然回来,使了个眼色,“高个子”便起了身,弓身起担,出门走了。中午时分,街上树头不动,火辣辣的太阳像是从炼钢炉里爬出来似的。老姜准备早早上门板打烊,见镇西渔林村的老茶客陈家老仆人,风似的撇进门来,在老姜耳跟    边嘟哝了好一会儿,顺手抓起一把老壶灌了一气,便匆匆离去。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年来,石淙境内的日伪军以太君庙为据点,明里暗里修筑工事,打、砸、抢成瘾,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百姓苦日伪军久已,真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给活剥生吞了。那些胆大的,几度想出去寻找“长超部队”,给通个风报个信,希望能早点拔了这鼻子底下的日伪据点。就在三天前,老姜就得知,渔林村开明乡绅陈友仁暗中给新四军送钱送粮,与郎玉麟部有来往,便早早地送了些消息过去,其中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太君庙据点里估摸着有一个连的兵力,乘夜深人静之际,秘密调往双林镇方向驻防去了,未见返回。老姜猜测着,今天镇上那些生面孔,多半是郎玉麟的部下,因为快到傍晚时,这一批人又无缘无故地突然消失了,由此,他断定:今夜定有大事发生。(后来才知道,这些新四军去了费家兜,在农宅的廊屋下过了夜。夜很静,很黑,很闷,偶尔传来野鸟稀疏的叫声。凌晨三点,10名识水性的新四军勇士受命,分两路偷袭太君庙里的日伪顽敌,一路从太君庙正南塘桥西堍悄悄下水,凫过桥门沿排塘港东滩,泅水北移;一路从排塘港西岸下水,潜水东渡。当南路5名战士泅水到达太君庙前大硚口,一战士一抹脸准备摸黑上岸时,没想到水边的硚石上长满了青苔,脚一滑,人掉回水中,弄出了声响,惊动了庙门口敌人的岗哨,接着就扫来一梭子子弹,5个战士来不及躲闪,瞬间便倒在水中。此时,对面地角上与塘桥上的机枪手看到第一批战士应声倒下,立即用交叉火力全力压制敌人的机枪手。几乎在同一时间里,西路的5名战士,潜水到达太君庙西南角硚石口,架在太君殿屋脊的探照灯突然亮起,5名战士紧急隐避,身子紧贴在帮岸的条石上,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西南角上原来藏着一个暗堡,子弹冷不防从石缝里近距离射出,西路5名战士瞬间便倒在了硚石上,其中有一个山东大汉,怀抱机枪,紧贴帮岸,斜卧在硚石上的血泊中……此刻,石淙集镇枪声骤起,子弹横飞,机枪、步枪声,深弄里的犬吠声响作一团,探照灯光柱横扫天际。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有几个胆大的开窗探头看个究竟,才知道是新四军向日伪军进攻了。10名勇士分两路偷袭太君庙日伪军因意外情况而失利后,指挥员便当机立断改用第二套方案:正面用机枪佯攻,以吸引敌人密集火力;侧面从东侧围墙开洞,部队深入庙堂,内外夹击。第二套方案刚开始时也并不顺利,破墙开洞刚完成,就被庙内的巡逻兵发现,立即用机枪封锁住了洞口,进攻再次受阻。此时,就近的几个村民,从家里扛来了几把长木梯,让新四军从东北角翻墙而入,一会儿的功夫,新四军便控制了整个太君庙,经过约半小时的决战,新四军一举全歼了顽敌,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顺利完成了收复石淙的任务。此时,一支从双林赶来的日伪援军至花桥时,获悉太君庙据点已被新军彻底拔除,便无可奈何地从原路返回。夜,又恢复了宁静。第二天天蒙蒙亮,清水茶馆的老姜,与镇上一些胆大的居民和近处的村民,一早就赶到太君庙,与奉命留下的一排士兵,一起清理战场。在暗堡门口,老姜又发现了两位新四军战士的遗体,其中一位就是昨天来茶馆的那个“高个子”。石淙人按当地的习俗,用十二匹白布裹扎了十二具遗骸,用十二副板材收殓了十二片灵魂,把他们合葬在原石淙粮站西边的大坑里。费家兜村民费寿林是安葬这十二位英烈的村民之一,在封坑的时候,他还放入了十二块石头,以示对英烈的永恒追忆。十二位英烈的鲜血,染红了太君庙前那些条石——高的,低的,能用脚后跟敲出声音的那些条石;染红了流动着的那一泓清水——有声的,无声的,能用橹楫划出歌声的那一泓清水。这石,就是战士的意志;那水,便是英烈的灵魂!(红火)

                            (口述:费水法、方建江等2024-0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