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山轧蚕花庙会

(2024-04-03 10:03:50)
含山轧蚕花庙会

第26届蚕花节在善琏含山如期而至,快来解锁最“潮”的民俗玩法吧(记者 吴梦怡 邹一琳 宋豪亮)

   含山轧蚕花庙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是我国蚕丝的主要

产地,这里的养蚕制丝生产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桐乡地处浙江北部,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其中以祭拜蚕神、佑蚕丰收为主题的轧蚕花庙会(又称蚕花庙会)最具代表性和群体性。其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是含山轧蚕花庙会。

   含山轧蚕花庙会风俗流传已久,据桐乡方志记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谓蚕花,就是用五颜六色的绉纸扎成的纸花。是方言词,挤的意思。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得到蚕花廿四分(即双倍丰收之意)。所以,每年清明节,八方蚕农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或别在发髻,或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挤轧,热闹非凡。家庭主人还身背蚕种包,意为沾蚕神仙气,求得蚕茧丰收。起初只是大家来烧烧香,轧轧闹猛,后来慢慢发展成庙会形式。庙会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各地蚕农到蚕神庙祭蚕神,祈祷蚕桑丰收,并在庙会上开展一系列古老的民间民俗活动。

  含山轧蚕花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了江南蚕乡宗教、民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特征。庙会上进行的是群体性的祀神活动。含山周边桐乡石门、洲泉、河山、-、崇福以及湖州南浔等地区的民众从水陆两路赴含山拜香会,有的还抬着本村神主及仪仗朝山。庙会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山上举行祭神祀神仪典,其形式有两种:一是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肉蜻蜓等;二是抬菩萨出游。同时,山下水面上进行各类竞技性水戏活动,如标竿船、打拳船、踏白船、龙船等。

   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以前,随着化纤织物的兴起,蚕桑经济遭到重创,轧蚕花庙会几乎绝迹。新中国成立以后,生产队集体养蚕,提倡科学养蚕,蚕神崇拜意识淡化,祈神仪式盛况不再。不过,原先在轧蚕花庙会中表演并为蚕农喜爱的嬉春民间文体活动依然红火。文革时,蚕花庙会作为四旧被禁止。文革以后,当地各乡蚕农又自发恢复了清明轧蚕花、祭蚕神等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含山轧蚕花庙会已经成为桐乡等地的标志性民俗,急需保护。

   含山轧蚕花(桐乡市、湖州南浔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