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社科路(二)张前方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 |
到市社科联后,我感觉麻烦的便是财务。市社科联名下另有个南太湖人文大讲堂。自2012年9月下旬到11月底,开展了“南太湖人文大讲堂进基层”系列活动。为满足人民群众实现“精神富有”的迫切愿望,大力宣传普及人文社科知识,市社科联选拔了一批理论水平精湛、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富有奉献精神的社科工作者,成立25人组成的湖州市人文社科知识讲师团。我当秘书长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发放专家讲课补贴。
地处吴兴区龙开路179号的白鹭迎宾馆(湖州市人民政府第二招待所)当年还是新的。沈惠华经理为人和善,让人感受宾馆的“方便,实惠,温馨”,成为我们市社科联的定点宾馆,以后五年,我们常在此召开大小会议。第一天的座谈会,是约请讲师团成员交流经验。期间,了解到专家们到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乡镇,举办的公益讲座不少,但是,没法统计,问题也有。作为秘书长,我要负责发补贴,可是有些个讲座难于到位。
社科联工作包括社科研究、社科普及和社科管理。对获省以上社科立项课题有拟配套扶持。我们要做阶段性捡查。对以前立项的课题要按照文件逐一梳理,然后计算出奖励资金,分批发放。这项工作涉及师院、职院和市委党校的老师们。然而,三年结题后,有的老师人已经调走。我接受社科联工作后,发现常与钱打交道,负担很大。我妻子是在王一品斋笔店做财务的。好在有她帮忙,用计算机做统计。吃过晚饭,我俩便在饭桌子上铺开做账。第二天,我就要跑银行。直到退休时,还是丢了一包钱,我心里烦了许久。
到市社科联,我创建了“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因为喜欢而顺手。2013年初,我就如何做好“中国梦”主题教育,到市属街道社区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在了解社区群众对主题教育的需求基础上,讲究服务方法,逐步形成“中国梦”与“湖州梦”相结合的人文讲堂新品牌。市社科联联系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市经济学会、市政工研究会等四家学会,共同创建了“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首次推出了菜单式“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整合社科资源,服务建设湖州”为“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活动的宗旨。汇成“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活动指南,为市民准备了主题鲜明的文化大餐。
我们的“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系公益活动组织,采取自愿方式,从计划到实施,在基本人员不变前提下,通过年终考评,采取有进有出,赢得专家的支持。2013年,“中国梦”南太湖人文大讲堂为16人,2014年发展为27人,2015年、2016年、2017年均为30人。其中汇聚了湖州社科专家市委党校的舒川根、黄应德、胡志宏、胡继妹、刘艳云,湖州师范学院的虞文清、王荣德、陈连根、沈江龙、韦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周淑舫、施敏锋、吴新化及其它部门的沈鑫华、吴康丽、姚惠敏、周百庭、张前方、徐勇、范一直、臧建强、俞玉梁、朱辉、刘祖鹏、刘世军、沈振斌、张志芳、王宇清、陈志和等30名专家。多年的宣传部刊工作,让我有湖州最好的人文资源,包括湖州的老干部,作家、书画家,更有一批企业的优秀政工的干部,成为大讲堂一支重要力量。初步统计,我们大讲堂坚持五年,到300多个基层单位和社区送课600余场次,授课对象涵盖老、中、青三代,惠及群众近12500人,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湖州宣传》、《湖州社科网》、新浪网等媒体配合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