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镇志》文化艺术之一

第一章
1963年,始建善琏镇文化站,位于镇管理区(现振兴路),负责指导乡村文化指导工作,成立镇宣队。第一任站长王勇良。
1967年,改称善琏人民公社文化站。设在善琏大桥堍的公社办公楼内, 1969年解散。站长池宝荣
1974年,恢复善琏人民公社文化站,办公地点仍旧设在老公社内,重组镇宣队,排练了舞蹈湖笔舞、采茶舞等。站长汤建驰。
1977年,文化站提出新的任务,文化干部要到农村去担任宣讲总任务,农村各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在编人员1人,全面指导农村文化文艺工作。站长俞骥。
1979年,文化站作为文化工程来抓,吴水霖 作为农村文艺宣传骨干,被选到文化站工作,当时机构人员2人,在编人员1人。站长 周根荣
1983年,善琏文化站建立镇民乐队。1984年,善琏文化站新建文化大楼,地点在小圆里老轮船码头。
1986年,浙江省农村文化工作现场会在善琏新文化大楼胜利召开。
1990年,文化站和影剧院合并,搬迁至善琏影剧院办公,当时机构人员9人,在编人员2人,主要职能除了文艺宣传工作,还包括电影放映。
1997年,影剧院回收,脱离文化站管理,文化站搬迁到蒙公祠,后又在蒙公祠后建造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有台球室和歌舞厅。站长吴水霖。
1999年10月善琏镇和含山镇合并,两镇文化站合并为善琏镇文化站。时共有编制人员4名。地点地址设在善琏镇北兴路199号。站长吴水霖。
2002年机构改革,文化站实行差额拨款形式运营。
历任站长名录(姓氏,职务,任职时间)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1 |
王勇良 |
站长 |
1963年 |
2 |
池宝荣 |
站长 |
1967年 |
3 |
汤建驰 |
站长 |
1974年 |
4 |
俞骥 |
站长 |
1977年 |
5 |
周根荣 |
站长 |
1979年 |
6 |
吴水霖 |
站长 |
1997年 |
第二节 含山乡文化站
含山公社文化站,创建于1974年10月。为民办公助文化站,是吴兴县第七个文化站,设在含山公社内。
1968年,含山公社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宣传队,除了在本地演出外,还参加县里调演出,有快板书:一分钱和一两米;越剧《清战》等,并多次获奖。临时工作有6到8人。
1970年春天,东风大队在对塔举办含山公社革命样板戏调演。参加调演大队有红卫(观音堂)、群新(塘安庙)、东风(砖溪)大队、湖笔厂等参加。负责人姚坤源。
1978年,由原含山公社东风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姚坤源出任站长。开展宣传演出活动。先从公社的部分厂企单位集资,购置部分乐器,吸收业余文艺爱好者参加。
1995年,含山文化中心成立,设在含山《圣地阁》前。由影剧院、歌舞厅、图书室、业余文艺、体育团队组成。工作人员7名,经费由当时镇政拨款创建。主任由党委宣传委员稽金富担任。
1997年,含山乡文化站被授予市“东海文化明珠”称号。站长姚坤源。
第三节 善琏镇文化中心
1984年,善琏镇在善琏老轮船码头旁,新建了一幢三层楼房,有95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
1997年,在善琏蒙公祠后建造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内设台球室、歌舞厅。后来该场所曾变为老年活动中心和笔都书画院、戏曲俱乐部。
2003年,善琏镇文化站更名为善琏镇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吴水霖。
2012年10月,善琏镇宣传文化中心搬迁至善琏镇中兴路36号,建筑面积2908平方米。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大舞台、教育培训室、展示厅等,图书室藏书达15000多册。是一个集演出、培训、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设施。主任吴水霖。
2013年10月,由沈虹兼任善琏镇宣传文化中心主任(时任善琏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时有在编人员3人,经费为政府全额拨款。
2016年6月,善琏镇宣传文化中心并入善琏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在编4人 。
2019年5月,善琏镇宣传文化中心整合至善琏镇便民服务中心,沈虹任善琏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办公地点在善琏镇中兴路36号。
第四节 善琏镇电影院
1、善琏影剧院
第五节 善琏新华书店
善琏新华书店,为1979年湖州市新华书店的直辖自营网点,称为下伸供销社图书发行网点,实为图书发行点。书店位于善琏镇十景湾口的二层楼下,约30平方米,有几个玻璃柜台,内有教材、一般图书、图片及部分音像制品的销售,陈列品种200多种,主要是工具书、字典、文学名著、农用科技等,过年时有年画、年历销售。1991因双林自建网点的开业,善琏的教材发行被收回。书店旧楼还在,大厅开设了“罗麦”全国万店万店联盟善琏店。善琏新华书店门市部有两个营业员:黄长清,吴玉华。
1980年,含山镇上也设有新华书店的网点,为下伸供销社图书发行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