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在夹塘村
大运河畔的夹塘村,邻着夹塘港傍着练市塘,水系发达,环境优美。有许多河港,古桥梁,古寺庙,古民居也很多。新建的夹塘村文化礼堂、光伏荷花池塘另有天地,可以一看。
一、古桥梁
夹塘村四面是水,留下许多古桥。主要有章家环桥、蔡介板桥、堰镜桥。
1、章家环桥 在村东边、户干兜自然村中间。东西跨章家港。单孔石拱桥,额刻“章家环桥”名。以章姓建造得名。始建不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整桥石材多为花岗岩,桥堍及券睑石紫色武康石。桥联,南向:主联“苕水西来,风影远从天降落;含峰南峙,蝶髻低向镜心涵”。副联“源远流长,咸占利济;波恬浪静,永庆安澜”。北向:主联“南北通衢,鳌柱高擎成孔道;东西巨镇,虹梁环拱锁长流”。副联“匹练分流,东连瑾幕;文流毓秀,西接蒙溪”。2003年8月公布为市文物保护点。
2、蔡介板桥:座落于村南面,与卜家堰村相连,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中华民国重建。南北向三孔石梁桥,石壁型桥墩顶置系梁两对,中孔桥面现只有中间一块为花岗岩石材东西两侧为后期替换的水泥混凝土梁。两边孔桥面为板梁结合式,金钢墙为靴钉式筑造。
3、堰镜桥:座落于夹塘村北面,与双林镇花盘兜村和合兜相连,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在大运河支流之上,是一座长约30米左右的平板石桥,桥下五孔,中间这一孔最大,两面四孔渐小,桥墩由条石做成,由于建桥时间太久,成了危桥,船只不能顺利通行,所以政府屡次重建,它是接通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
二、古寺庙
夹塘村有古寺庙:鷁泊庙、堰镜庙、仁和堂等。
1、鷁泊庙,在夹塘村与莫蓉交界处有一座很有名的鷁泊庙,鷁泊庙始建于明清之际,重建于已亥年腊月1959年。正厅有大雄宝殿,写着鹢泊土主地方众等人姓,普度来生。至今香火不断。庙里有弥勒佛、观音菩萨,还有许知名的神像,反映了民间的信仰。作为江南水乡一带非常盛行的民间信仰也经历着深刻变迁与“再造”。鷁泊庙前面有一个戏台,逢节日便有当地戏班来表演。东南口有一座鷁泊古桥,前边新建了雄姿英发的鷁泊闸站,这是政府化巨资的建造。京杭运河的练市塘,含山塘与鷁泊洋相接,流经双林,练市,善琏镇。走上水泥的鷁泊桥,向西望,见一座现代公路新桥耸立。这庙,古桥,还有水闸都是夹塘村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是风景。
2、仁和堂,在夹塘村章家环桥西堍,
有一座总管堂,在大片桑地上沿河而建。中间一个寺院,写有“仁和堂”三个黑色大字,笔力苍劲。是普通的江南庄园式的仿古建筑,位于碧水悠悠的运河畔,空气清新怡人,有清澈的河水,是少有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区。水乡人大多信仰宗教,供奉神灵。在夹塘村,据统计有多个堂名,原存挂额的有崇稷堂、种福堂、仁和堂、慎德堂等。
3、堰镜庙,现坐落于堰镜桥南堍。它重建于改革开放后,在大运河支流之上,现庙里供奉各类菩萨数尊,其中有观音菩萨、财神菩萨、总管菩萨、猛将、蚕花娘娘、太均菩萨、地藏王菩萨等。该寺庙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每年按时节开展间隙性民间祭祀活动,活动达100人,是夹塘村村周边地区交流的重点场所。堰镜庙日常管理班子,由民主推荐。
三、古民居
夹塘村作为叶桔泉院士的故乡,存有多处有人文特色的百年老宅。夹塘村自古是典型的蚕乡,这里的村庄有鲜明的蚕乡特色,不仅临水而居,而且进升都很长。
1、叶宅,清代(1644~1911),位于叶家兜自然村,坐北朝南一进六开间堂屋。堂屋分东西两单元,每三开间为一单元,堂屋顶部覆望砖,墙面上保留少许初建时的壁画,南向门窗均为木板制作可拆卸。此民居对研究水乡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有一定价值。现为区级文保单位。
2、张家厅宅,始建于民国,在福溪兜自然村港北。临河建造。当年,张坤山为行医体面,向呂家埭大财主呂来珍借得一火炉白洋(银元),新建了三间门面一只厅。大厅曾经挂有“歧乎神技”的大匾,乃当时名家所书赠。阿五医师住进这厅堂后,名医叶桔泉医生常来张家大厅,交流医术和书法。正值民国,历经战乱,厅宅先后二次遭强盗抢劫。一次,强盗到时,敲不开门,便用枪打开了门。如今,张家老宅小门边有一个水泥修补的洞,据说应是当年强盗的挖掘。1958年“大跃进”时,张家厅宅办过大食堂,是人民公社的一个典型。
3、 张天源私塾。张天源是名医叶桔泉的私塾先生,淡泊仕途,耕读传家,以秀才身份教授书馆终其一身。古民宅私塾在福溪兜港南,保留还好。
4, 张克明医宅。张克明祖上的医学受传自湖州名医吴古年老先生,为世家名医。1914年,叶桔泉拜师张克明,迈出了他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决定性的一步。因为勤奋学习,掌握了许多中医经典及临床经验。夹塘四周,西南一线是水路,张医师让侄子摇着小船送自己去看病;东北一带是旱路,全靠两条腿走。他常常对前来相请的人说:“年轻人腿脚灵便,让坤荣(桔泉)去吧。”
张克明医宅位于夹塘港东畔,今部分古建筑还在。
5、张家埭状元厅:约在清朝末年时,现夹塘村张家埭自然自然村张文荣家,出了一个状元,姓张,名仁,建造了一所状元厅,到现在还有遗迹,里面的结构非常坚固,柱子全是很大的圆木,柱子底下都是大圆石墩,上面的结构同样如此。
四,文化礼堂。2016年,夹塘村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建起了体现本村特色的,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使其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的家园。 夹塘村文化礼堂座落于村部后面,文化礼堂采用江南水乡风格建造黑瓦白墙,礼堂面积850平方米。礼堂西边二楼有和谐讲堂200平方米,南面有儿童乐园、春泥活动室、图书室和室内健身房220平方米,塑胶篮球场500平方米。
五,夹塘村乡贤馆。该
“乡贤馆” 墙上悬挂多块牌,有前言、有故乡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家、技艺传承人、小队长、环境保护人介绍等。在村乡贤馆小坐,大家会饶有兴趣,看到会场布置的包国海书法作品,大气稳重。夹塘村乡贤馆内,怎么会有包国海的照片?据说,包国海先生是夹塘村的名誉乡贤。包国海先生是张前方秘书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结识的文友。2016年,他的专著《湖州运河文化》的出版,包老师读了后,很高兴。 出于对运河的情怀,他选录了《湖州运河文化》200字序言为“纲”,镶嵌于联首,书中的内容为“目”,融汇于联里,以十一言的格式,撰成了“湖州运河文化系列百联”。2020年五月劳动节到来时,张前方收到了中国著名书法家、楹联学家包国海从长春快递来的《运河文化系列百联五体(楷行隶草魏)》书法。 7月7日上午,在湖州市社科联的重视下,包国海《湖州运河文化百联》书法作品捐赠活动在南浔区档案馆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善琏夹塘村支部有关负责人接受捐赠。将包国海《湖州运河文化百联》五体(楷行隶草魏)书法作品捐赠给夹塘运河文化馆(筹),先存放于南浔档案馆。
六、光伏荷花池塘。占地670多亩,这个池塘上面是光伏板太阳能发电下面是田里开满荷花,每年7月荷花开满田地风景宜人路上行人经常驻足观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