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琏镇志》乡村旅游篇之一

(2021-08-24 16:26:29)

  《善琏镇志》乡村旅游篇之一

善琏乡村旅游材料汇编

从全国首创的美丽乡村建设,到成为首个地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为指引,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美丽建设中,乡村如同繁星散布绿水青山间,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了67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543A级景区村庄和29条美丽乡村示范带,让人们流连忘返。今年来,结合《善琏镇志》工作,我们注重整理善琏各村的旅游材料,在此选登。

  一、窑里村旅游

窑里村位于南浔区善琏镇最南端,南面紧邻德清县新市镇蔡界与乐安村,北、西与本镇观音堂村交界,东与含山村交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11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53户,总人口1277人,耕地面积2667亩,桑地面积643亩。窑里村地处典型的水网平原区域,村域地势低平,且有大量水漾分布,村庄邻水而居,自然景观优越,具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村韵。经过几年的建设,窑里村通过乡愁文化、菜园文化、窑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打造,已初步具备了文化、旅游强村的雏形。目前窑里村是美丽乡村精品村,同时也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1、玩在窑里

窑文化馆:该馆在窑里村原窑址上重建,占地126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150人体验制陶。目前窑文化馆已积累了一定的人气,成为善琏网红打卡地。

儿童游乐园:位于窑文化馆南侧,是一个儿童户外拓展游乐设施。由一个小型儿童足球场、低空索道、儿童滑梯、儿童攀爬梯等组成。

后漾三塔:后漾三塔来历,历史上无考证。古有荻港章家,认为此地是立祖坟的“风水宝地”,因漾中传说有“海眼”,波涛汹涌,故章家立三石塔镇之,原塔早毁,现塔高2.1米,花岗岩材质。

窑里村文化礼堂:窑里村文化礼堂占地面积300,建于201710月,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内设猪栏书吧、浣纱房和蚕房咖啡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窑里村产业美、治理美、乡风美、生活美、环境美五美融合。文化礼堂内部包含村情村史 、乡风民俗、崇贤尚德、家风家训、善行义举、美好家园、笑脸墙等板块。

  2、吃在窑里

天宏农庄:天宏农庄建于201710月,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水产养殖35亩,果蔬种植20多亩,农家乐包厢8个。农家乐主要供应窑里村本地的农家土菜,招牌菜有农家炒本鸡、红烧土鸭等。

窑里人家农庄:窑里人家于201912月正式对外营业。农庄是集农家乐餐厅、烧烤、野炊、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农家乐。特色菜有农家特色土鸡煲、甲鱼煲等。

住在窑里

勤丰民宿:位于窑里人家西面,目前有2个房间已经装修完成,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内部功能齐全,小而富有农家特色。

星空民宿:位于窑文化馆南侧,由三个球体组成,共有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面积在36平方米左右。内部装饰富有童趣,深受儿童的喜爱。

购在窑里

彩色桑葚: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是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葚具有天然生长、无污染的特点,因此被称为“民间圣果”。窑里的彩桑引进台湾品种,每年的45月份可以采摘和购买。另外还开发了桑葚酒、桑葚茶等衍生产品。

蚕花茶:蚕花茶选用优质青黄豆,配以炒芝麻橙皮、丁香萝卜、紫苏、桂花等原料,精心制作而成。饮用时,再加入几片嫩绿茶叶沸水中泡,即成一道清香可口,咸淡适宜,风味独特,色香味俱。

芽麦塔饼:芽麦塌饼是善琏特色美食,由经过风霜寒露的麦芽和糯米粉调制煎熬而成,是清明时节的又一种食俗。其味清新甜美。

黄桃: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膳食纤维、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窑里村产的黄桃食时软中带硬,甜多酸少,常吃可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每年6-7月上市。

   附:窑里村窑文化馆

窑里村有较长的窑烧造历史。窑文化也是不少老一辈村民的记忆。而这个窑文化馆是由废弃的猪棚进行改建,不仅全面展示窑里村的制窑历史以及全国制窑历程,还在其中开设了陶艺体验区,让村民和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陶艺制作的过程。据了解,窑文化馆总投资523万元,占地1260平方,同时可容纳150人。2019年底开放以来,其中800个色彩各异的陶罐陈列成的“千窑墙”、1800块红砖制成的“古窑历史遗址”等成为热门打卡景点。

窑里村,猪舍的华丽变身。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这个全民提倡环保的年代,青山绿水已经成了大自然留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窑里村作为善琏镇的一员,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村内流水潺潺,四周青山环绕,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原先竟是一个脏乱不堪的养猪场,为了致富,全村大力发展养猪业,家家都是养猪专业户,村民的口袋富足了,但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村子被猪粪便的味道环绕,变得乌烟瘴气,改革建设迫在眉睫。如今的窑里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后,变得焕然一新,原本的猪棚变成了书吧,养猪的大房子变成了茶吧、小饭馆,曾经乌烟瘴气的池塘,经过净化变得生机勃勃,沿着池塘缓缓踱步,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窑里村的无限风光尽收眼里。来到窑里村,必不可少的便是来到窑文化馆体验制陶工艺,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玩着泥巴,自己也忍不住捯饬了一番,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成果,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如果玩泥巴玩累了,还可以来这里的蚕咖啡吧坐坐,细细品味这里的特色农产品,同样别是一番风味。

窑里村的窑文化馆是于2019年在原古窑遗址上改建而成,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左右参观制作古陶。窑文化馆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农事休闲娱乐、陶艺体验、研学基地等,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制陶历史和制窑工艺,传承发扬窑里的千年窑文化,是我国德清窑的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半斤泥”艺术体验在窑里的品牌。
  
窑里古称姚里,据府志记载,人们在先人姚氏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征途,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河网如织,水烟漠漠,生满芦丛的水墩之地,其时的水墩是什么样子,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知道,当我们的先人和这一片四面环水的土地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这里建窑烧砖瓦筑房,开荒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然后为了纪念姚氏,并寄托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他们将村庄取名窑里,这就是最初的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