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盛世景共唱中国梦

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落幕
湖州作家张前方荣获图书一等奖
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颁奖盛典日前在北京举行。我市作家张前方的传记文学《中国院士与湖州》荣获图书一等奖。
华夏盛世景,共唱中国梦。据了解,第八届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共分为文学、艺术、图书三大类,由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华散文网、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支持协办。
张前方说,从《湖州宣传》到《世纪窗》再到《湖州宣传》,自己在湖州市委宣传部部刊的岗位上做了26年。一路走来,先后在调研室、宣传处和社科联秘书处任职,但部刊工作不曾放下。

张前方回顾《中国院士与湖州》的写作说,我感觉做名人传记是个力气活,“为得一个是,捻断数根须;为求一个实,翻遍半架书。”
首先,在叙述方式中,要努力展示人物的特色与风采。如,梁希院士,书中写到他是科学家,又是诗人,对林学充满了热情:“春,替我们带来了活泼的生活,使万象由旧而新,由死而生,由黄而青,表示着无限的前程。”叶桔泉院士的中医处方以工整严谨著称,每张既有临床价值,又堪称书法精品,他最爱写的条幅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此训诫而警惕自砺,并赠与友人。有一次,在湖州民国文化馆,发现一张照片,是1933年双十节钱玄同为钱三强题写的横幅“从牛到爱”,驻足在一边听讲解员向观众提问,都答不上来。这件事我记下了,进行了认真考证。原来1932年,19岁的钱三强,一改要考南洋大学的初衷,考入清华物理系。父亲钱玄同便给钱三强题了四个字:“从牛到爱”。意思是,发扬属牛的那股牛劲,在科学上不断奋进,向牛顿和爱因斯坦学习。这四个字,成了钱三强一生的座右铭。这些用心捡到细节,让名人更加丰满,更贴近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其次,注重向传主寄样稿。如,2002年,屠守锷院士收到我《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稿件,作了认真修改。并写信要将标题“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改为“中国航天一兵屠守锷”,在飞机设计方面“造诣颇深”改为“有所了解”。他在来信中道:“张前方同志:寄回来稿,我把标题改了,因为原来的不符合事实。希望你能同意,附去旧照片一张,用后如可能请寄回,因为我也只有这一张。”2010年9月7日,邱大洪院士审阅文稿后,谦虚地对我说:“有一点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人杰’,我只是祖籍南浔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只是尽我所能做了我该做的事而已,和你书中所写的名人来比,不足为人道也。”
总之,贴近实际,走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