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杭大运河与新市镇

(2017-08-09 19:57:19)

京杭大运河与新市镇


京杭大运河与新市镇

张前方

 

新市镇坐落于德清县东部,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历史上,随着运河的开通得舟楫之利后,工商繁荣、客商云集,成为运河上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并逐渐演变成了杭嘉湖地区的重镇。无论是兴盛的商贸,还是深厚的人文,新市在历史上写就了商贸经济的大篇章。如今,漫步于新市古镇,水、宅、街,处处积淀着文化底蕴,透露着古典和厚重。在此,笔者就其历史文化街区和遗存作简要介绍。

一、历史文化街区

新市镇的历史文化街区大致分为西河口、中南街、宁夏路(直街)—南汇街、南昌街李家园、南昌街李家园、朱家弄药王路、寺前弄蔡家弄、后弄谢家园、觉海寺路北平街等八块:

(一)西河口,是新市一条千年老街,南始陈家潭北至朱家桥,长约二华里,清波粼粼的市河缓缓地淌流着将老街一分为二,为朝东朝西街。河西历代为靠街楼,下雨下雪天不穿鞋不撑伞,基本保存着明清水乡老街之特色。古朴优雅的石库墙门,精美的砖雕民居,风格独特的封火围墙和石砌堤岸河埠,使人赞叹,回味无穷。位于西河口中段的钱宅,是一处多进深的大院。据说五代吴越王钱缪在新市的后裔们曾聚居于此。广福桥傍有以古代十景命名的十景塘,宋明时,这里花木扶疏,阡陌纵横,桃树成林,以一派原始质朴充满田野风光而著名。商业气息浓郁之西河口吸引了众多电影摄制组光临。195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茅盾的名著《林家铺子》,就是选取西河口作外景之一。该剧编剧夏衍,导演水华,著名演员谢添饰主角林老板。这青石铺就的西河口由此留下现代名人的铿铿足音。19626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蚕花姑娘》摄制组又选取西河口为外景点,道具组在望仙桥、广福桥两边搭照相馆、茶馆,百货店、铁器店等。该片编剧顾锡东,导演叶明,主要演员尤嘉,朱曼芳、程之,牛犇等。适逢售茧,一船船雪白的蚕茧摄入了镜头。“鱼米乡、采桑忙,两岸青青万枝桑”,影片中甜美的歌声,唱的就是当时西河口售蚕茧的热闹景象。

(二)中南街,位于西河口西南,俗呼小南栅。有斗富弄、中南里等界弄,市河从会仙桥向西流入南栅漾(京杭大运河),市河南就是南昌街。沿市河原有主要店铺为杂货店、栈房、茶店、水果行等。中南街、斗富弄附近分布着大量成片清末民国初沿街店铺建筑,民居主要有中南街35号钟宅,斗富弄16号陈宅,皆保存完整,流溢出古朴厚重之感。

(三)宁夏路(直街)—南汇街。宁夏路1—39号,又称直街,街长137米,宽2.2米,为商业街,有泰山堂药店、钟新泰酱园店、茶馆等,另有清末民国初沿街店铺建筑分布,还有一座驾仙桥。

(四)南昌街李家园。南昌街2—119号,南起客运码头,转西至小南栅高林茧站,长335米,宽3米。南昌街为商业街,有客运站、洪顺丝行、药店等,另分布有清末民国初沿街店铺建筑及一座会仙桥。李家园北接高林茧站,南跨五猖司弄,长154米,宽2.7米,为居住街区。李家园34号陈宅等几处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国初期建筑。

(五)朱家弄药王路。朱家弄南接药王路,北通朱家桥,东连西河口,长160米,宽2米;药王路(十景塘路)北至朱家弄,南起聚富桥,长281米,宽3米,皆为居住区。现保存主要民居有朱家弄12456号民居,药王路12—679号民居,皆为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国初建筑。

(六)寺前弄蔡家弄。寺前弄位于觉海寺前,南通司前街,北接迎圣桥,长60米,宽3米;司前街东接北街,西连刘王堂北口,长83米,宽2.7米;蔡家弄西接刘王堂,东通新北路,长30米,宽2米;寺前弄有杨元新酱园店、方有顺茶叶行、胡氏纸马作坊等沿街店铺,司前街有同茂永配记,西安路有泰昌南货店、潘同仁瓷器店等店铺及刘王庙。保存主要民居有寺前弄7号胡旭故居,司前街10号周光通故居,西安路68号俞平江宅,西安路74号吴剑青故居,皆为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国初建筑。

(七)后弄谢家园。后弄西通北街,东接狮子坟,长160米,宽2米。健康路西接东大街,东至平桥堍,长355米,宽16米。谢家园西接玻璃厂,东连电工总厂宿舍。后弄现保存大量沿街店铺及姬放弄1号刘宅,健康路保存有聚和当、宋氏祠堂等建筑及1座石梁桥,谢家园现保存主要民居有谢家园17号王再春故居。

(八)觉海寺路北平街。觉海寺路西接西安街,东连北平街。西庙弄南通觉海寺路,北接扫帚浜,长180米,宽2.6米。北平街南起菩萨桥,北至虹桥茧站,长209米,宽2.5米。北平街现保存大量过街楼建筑及虹桥、状元桥、龙安桥3座古桥。

二、历史文化遗存

走进新市镇,还能感受到石库墙门、砖雕民居、石砌堤岸、河埠,充满着浓郁的水乡古镇韵味。

(一)古桥。新市镇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桥,最有代表性有状元桥、太平桥、望仙桥、广福桥、驾仙桥、寺前桥等。1、状元桥,位于镇北乐安港西。因宋代时新市人吴潜考中状元,后官至丞相。故得此桥名,蕴含金榜题名之意。桥长21米,宽3米,内圈用条石筑砌成拱形,桥中刻有“状元桥”三个遒劲大字,桥面栏板有石狮四只,双目炯炯,栩栩如生。2、太平桥,系单孔石拱桥,东西向横跨西河口市河北端,清末重建。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穿插四根长系石,两侧长系石下各有一对楹联石。该桥整体结构完好,两个狮形望柱头部受损。3、望仙桥,系单孔石梁桥,位于新市镇陈家潭北端,横跨历史文化街区西河口市河上,清末重建。桥全长7.90米,宽3.10米。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砌置,桥柱紧靠金刚墙上,各置长系石。4、广福桥,系三孔石梁桥,东西向横跨西河口中段市河,清同治间重建。桥额刻有“广福桥”、“同治七年里人重建”。5、驾仙桥,位于新市镇南栅陈家潭南端,东西向横跨市河。该桥造型古朴,明清两代地方志均有记载。现整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基础稳固。6、寺前桥,为单孔石桥,原名迎圣桥,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代,因位于千年古刹觉海寺前而名为寺前桥。此桥桥面相当宽阔,为新市镇所仅有,附近有胭脂弄、寺前弄等,构成古刹小桥流水深巷之古镇风貌。

(二)商铺。至今保留比较完整的有:1、德源当当铺,位于西河口中段,距大运河河道300米,原规模很大,是大运河市镇当铺的典型代表。德源当现分东南,西北两幢,西河口33号为西北幢,陈家潭10号为东南幢。西北幢位于西河口,西临市河;东南幢位于陈家潭,南临陈家潭,两处皆为用封火墙围筑起来的独立的庭院民居建筑,是德源当当时重要组成部分。东南幢陈家潭10号现已整修完毕,辟为新市镇文史馆。2、杨元新酱园,位于寺前弄,距大运河河道570米,是大运河市镇中户人家民居的典型代表。现辟为杨元新酱园店展示馆。3、俞吉祥丝行,位于新市北街,约建于清代中叶,清代同治年间俞石麟开设了经营土丝业的“俞吉祥丝行”,是新市最大丝行之一。

(三)寺庙。新市自东晋至晚清的千余年间,佛教、道教文化兴旺,先后建成的寺庙庵堂达30多处。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已遭战乱毁坏,目前保存完好的有觉海寺和刘王庙两处。1、觉海寺,位于新市镇北街迎圣桥(现称寺前桥、如意桥)北堍,坐北朝南,占地约4000平方米。觉海寺是一座风景优雅、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民间有“先有觉海寺,后有灵隐寺”的说法。其大雄宝殿上悬挂的匾额,为现代著名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亲笔所书。2、刘王庙,始建于南宋,是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刘锖所建,其山门庄严肃穆,牌坊石刻“刘王庙”三字为楷书阳文,下方刻有浮雕“二龙戏珠”与“狮子滚绣球”。朝南封火墙上的砖雕为《三国演义》片段及人物、骏马,有较高的观赏和考古价值。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自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古镇新市,也拍打着新时代的涛声。如今,新市镇政府正扎实推动“五水共治”、“无违建”创建等重点工作,正向着“运河古镇、海派水乡”的美好目标大踏步迈进,高标准高规格进行美丽城镇的提升与改造。  

                                                 (《湖州运河文化》之一)

                       京杭大运河与新市镇



 京杭大运河与新市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