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篇——圆梦(三)

标签:
杂谈 |
遥想当年,刚参军时,我16岁,还是才离开校门不久的中学生。1957年,在海军体工队我是唯一的小兵,那一年,许多老队员都相继离队了,整个体工队显得很冷清。1958年,上级机关发来命令:海军体工队(含八一跳水水球队)离京赴沪,由东海舰队直属政治部代管。此一去,我们在上海市水电路812弄6号的驻地一呆就是12年,这其中就有我跳水生涯中最快乐的十年。
1958年以后,八一跳水队陆续从全国各地招收了十多名运动员,有男有女,分成男子班和女子班,从此跳水队开始有了生气。男子班一共八名运动员,除了叶锦标和王昌衡的年龄比我们大较多以外,其他六人年纪相仿,趣味相投,虽来自五湖四海,却亲如一家。其中湛金华与关尚能来自广东,我和陈传尚来自北京,王申桃是镇江人,孙桂连的老家在大连。我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但是,我们却没有一个人想当将军,所以,我们都不是“好兵”,而且也没人整天高喊“为国争光”的口号,因为我们都知道,口号喊得再响,也不如踏踏实实去苦练。我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如能有机会出国比赛的话,一定要买条弹性泳裤!当年我们发的泳裤是用布做的,又硬又不合体,根本没法穿。通常我们都是自己去布店买布料(一般是灯芯绒),设计好样子,再请裁缝师傅给做。
还记得,那是1962年,跳水队的一位女队员因家乡遭灾,生活困难,难过的直掉泪。陈传尚得知后立即倡议男子班捐款捐物给这位女队员的家里汇去,大家积极响应。可能这位女队员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是谁给她家里汇的钱。一想到那十年美好的时光,便勾起我心中无尽的回忆。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日子:青春如火,纯洁如水,岁月如歌!除去每天必须完成的训练计划外,我们的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跳水队男子班的乐器小分队在体工队小有名气,逢年过节海军体工队各项目队开联欢会时,总要露一手。如今,我们都已经是古稀之人了。然而,年代虽已久远,但一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就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人悲痛不已的是当年男子班六个年纪相仿,趣味相投的战友,已经走了三分之一!
http://s9/mw690/002yXUudty6FdFaQvfWf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