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星教授在乙巳年夏至节收纳贤徒

标签:
鸣生亮文化吴式太极拳阴阳平衡张全亮 |
分类: 分会辅导站活动信息 |
在“阳极之至,阴气始生”的“夏至节”这个具有时序转折意义的特殊日子,张全亮先生的江门弟子及其徒孙,聚集在苍天榕树环抱的鸣生亮武学研究院,以简洁的方式,举行庄重的八卦掌吴氏太极拳(北派)第五代传人李日星教授收徒仪式。这是李教授荣退授拳以来第十一次招纳武术贤才。


李日星教授经历了辍学从军,而后又卸甲从文执教的曲折经历。他从部队开始养成习武健身的习惯。初阶段习练军体拳,入职高校后转向太极拳的修炼。他的太极拳修炼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习练太极拳24式和48式,摸索十余载,未能触及太极拳的奥妙,疑惑甚多,迷茫重重;
第二阶段,习练杨氏太极拳近二十年,追随傅声远、赵幼斌两位大师,从北京到上海、从绥芬河到海南岛,辗转各地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培训,赵幼斌飘逸潇洒的拳风,傅声远和傅清泉刚劲柔韧的拳法,深深铭刻在他的大脑。他从他们的拳踪剑影,盘架拆拳中逐步领略到太极拳的真义。同时,以《周易》阴阳哲学,《老子》自然哲学和《黄帝内经》养生哲学,探索太极拳的要义,以太极拳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求证古老经典的哲理,从而获得知行合一的自觉。他在五邑大学开设《太极文化修养》选修课程,向年轻学子传授《周易》入门知识和杨氏太极拳,创办“五邑大学传统太极拳学社”,开启了传统武术“进校园”的篇章。
第三阶段,习练吴式太极拳、梁式八卦掌十多年来,师从著名武术家张全亮研习鸣生拳法与全真道功,把内家功夫与传统养生术融会贯通,形成了太极拳、八卦掌与健身气功三位一体的静笃悟初的修心养身理念和功法体系。他注册成立“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潜心修炼之余,不遗余力研究武学,推广拳法,培养新秀,以促进人类健康为宗旨,先后在10多个政府部门和社区传授其拳法,翻开了传统武术“进机关”、“进社区”的崭新页面,帮助一些被颈椎病、腰椎病、焦虑症、抑郁症乃至不孕症所困扰的患者找到了解除困扰的途径和方法。
他纯正精良的功法、老而弥坚的精神和通透豁达的人生智慧,构筑了他颇具魅力的磁场,不断吸引着正能量的需求者投师其门下。今天,有鹿丙娥、林映雪、李乐仪三位英才,以虔诚恭敬之心,决意执弟子之礼,拜李日星先生为师,精进武艺,强健体魄,传承国术,光大门户。
对江门五邑太极拳运动和全民健康运动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江门市太极拳协会创会会长吴泽明先生见证了这一庄重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李日星教授的新老弟子都满腔热情地发表了感言。
最后,李日星教授谈了他对太极拳修炼的理念思考。他说:前面我多次强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执厥中”十六字心法,目的是想让我们不断地净化心灵,使“人心”与“道心”合一,提高修炼境界。
今天,我想回归初始本题,谈谈太极拳的本质。太极拳本质上就是:以阴阳哲学为依据,通过轻柔圆缓的运动,强健筋骨,调理气血,平和内脏,修养身心,实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静笃悟初,浩气长存的生命艺术。
过去,我讲的是“拳术”,现在我讲“生命艺术”。因为不管练就什么技击功夫,怎么能打,首先都要使自己的身体强健起来,所谓“打铁要靠自身硬”,更何况人类健康事业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最为阳光灿烂的文化产业,太极拳只有融入到这样的永恒命题,汇入到这一阳光灿烂的产业中,才能充分发挥它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从修心养生角度讲,太极拳就是“养生术”,就是充满奇妙功能、具有无限审美趣味的高端的“生命艺术”。
太极拳的哲学原理: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统一;阴阳和合,相生相克,互为其根,相融相斥,互为消长。太极拳的动静,开合,虚实、刚柔,张弛、松紧,无不遵从这一阴阳原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太极拳虚实转换辩证统一的法门;
太极拳的外在形态:松静沉稳,轻灵圆活,端庄自然,柔韧连绵,舒展缓慢,飘逸潇洒,似流水般浸润律动,如婴儿般柔软圆融,其特征便是松沉绵柔,《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太极拳的内在涵养:心意平静,情志专注,呼吸深长,气运鼓荡,筋骨强健,血脉通畅,内脏平和,动中寓静,静中寓动,神清气爽,意气劲合一,精气神旺盛,内外三合,身心合一,神形兼备,其特征便是虚灵静定;
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修心养性,提升心智能力,拓展思维格局,提高精神境界,其特征便是神完气足,气度非凡。
太极拳的技击术是借力制敌的智慧;太极拳的健身术是轻柔圆缓的肢体运动;太极拳的修心术是以动求静,静笃悟初,返璞归真的生命体验。
我在“元绪堂太极文化修养院”的修养理念就是:笃静悟初,明心见性,易筋洗髓,浩气长存。
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融合了禅宗的“顿悟见性”、道家的“炼精化气”、儒家的“养气修身”,武术家“形神并炼”,以及中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古训,是东方哲学中“性命双修”的完整表达。
这四句概括了太极拳的本质和修炼进阶的逻辑:由静定悟本(笃静悟初)到心性觉醒(明心见性),再到身心重塑(易筋洗髓),实现与道合一(浩气长存)的最高境界。希望我们的弟子认清太极拳的本质,明确太极拳修炼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成为八卦掌、太极拳和易筋洗髓功的直接受益者和杰出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