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2024-06-11 15:56:31)
标签:

鸣生亮

文化

吴式太极拳

阴阳平衡

张全亮

分类: 会员、弟子谈感悟
转载自《武当》杂志
作者:宋晓雪(加拿大)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国内国外的,我走过了100多个城市,那时的我总结不出来为什么这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差旅对我而言,不苦,但也说不出哪里有收获。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在国外的晓雪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如今,我做了妈妈,孩子给了我细微观察生命的机会,我观察体悟着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长,深感人类的灵性可贵,喜悦的同时,我也深刻明白我作为母亲,我本人的修养就是影响孩子最大的环境。疫情之后,后遗症颇多,孩子身体大不如以前,娇弱多病,在几次尝试西医效果不太理想后,我决定尝试寻找中医治疗,孩子吃了几次中医汤药后,身体逐渐强壮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信服传统中医,这也要得益于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明白的老中医易鸿奇大夫。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在国外的晓雪


70岁的易大夫精神矍铄,身姿状态之年轻实在是让人佩服,惊叹,且医术高超。从我的丈夫那里论,我还得叫易大夫一声师哥。我的丈夫高鹏和易大夫同为六合拳著名武术家张国森先生的弟子,所以带孩子找易大夫看病,我也跟着丈夫以师哥相称。易鸿奇大夫中医世家,又习武多年,先后拜张旭初、张国森两位武术家为师,是一位资深的传统武术习练者和传承者,他告诉我武医不分家啊。从此,我开始暗下决心,想要学习传统文化来强壮自己的身心,读《道德经》,习练书法。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拳姿


在我爱人的不断影响和鼓励下,我也开始想要尝试学练传统武术。2024年的春节,春晚上的一段《八卦掌》的节目深深吸引了我,看到表演者都是女性,刚柔并济的身姿,我就向丈夫和易大夫询问哪里可以学习八卦掌,我丈夫和易鸿奇大夫都向我介绍和推荐了著名武术家张全亮老师,按照武术门人的规矩,他们都管张全亮老师叫师叔。张全亮老师不但精通梁式八卦掌,而且是吴式太极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3月份易大夫和我丈夫领着我去张老师家进行第一次拜访。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敲门,因为我对传统武术的了解有限,都是来自我丈夫练拳的影响和他们师兄弟沟通时我听到的只言片语,张全亮老师在武术界的成就又是天花板级别的,我真是怕被老师嫌弃呢。可是,当张全亮老师一开门,那慈爱的脸庞,像极了我的爷爷奶奶家的长辈,这时张老师的爱人也迎了上来,我脱口而出“师母好!”看,真是一家人的感觉确信无疑,我当时内心就决心要拜师,只是不敢说出口。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拳姿


张全亮老师跟易大夫和我丈夫唠家常,回忆了他们那一代武术家年轻时学拳练拳的经历,也问了我为什么想学传统武术,特别是八卦掌?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国外呆得越久越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不能丢。我们一起聊得很开心,张全亮老师兴致很高,聊着聊着就说“来,我现在就给你讲讲八卦掌。”在家里就教了我八卦掌定式八掌的走转,这是八卦掌得上乘功夫的基本功。说教就教,张老师的直率太让我意外和感动了。我以前一直对传统武术的印象是神神秘秘,密不外传的。可是,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态度开放、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一点也都不掖着藏着!回来的路上易大夫和我丈夫都说,“张老师这么大的影响力和功夫,第一次见面就愿意教你,难能可贵啊,你可要珍惜啊。”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拳姿

在这之后的两个月,我只要有时间就在家里按张老师的要求练习八卦走转,还让我丈夫帮我看动作。慢慢越来越顺畅,虽然还谈不到行云流水,但奇迹已经发生了,我原来腰上堆积的脂肪慢慢都下去了,每次走转完都感觉到气血流通,通经活络,睡眠和代谢都比以前好了,脸色也红润了很多,脚下逐渐有根,身体的拧转也让全身上下协调有力。回来我又多次到张老师在大兴的培训中心跟老师的部分弟子一起听老师讲课,请老师纠正动作,这更加强了我对传统武术练功方式的好奇,和对学习更多功法的期盼。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与恩师张全亮在一起


听说张老师今年5月份要去道教圣地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开办“法象太极拳培训班”,我大胆的提出要参加培训班,并提出了拜师入门的请求,没想到老师当时就痛快的答应了,我内心无比激动。2024年5月18日晚,也就是张老师开课的第一天晚上就安排了收徒仪式。仪式非常隆重。《武当》杂志编辑部主任刘伟, 和嘉宾单颖老师,以及参加本次培训的全体学员都来参加并见证这个收徒仪式。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在拜师仪式上


主持人介绍了嘉宾,宣布收徒仪式开始,然后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一位师兄带领我向师父宣读拜师词,行拜师礼,向师父师娘献花、敬茶叶;师父师娘给我颁发了收徒帖,正式宣布我成为鸣生亮门下梁式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北派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道家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并向我赠送珍贵的武术资料纪念品,带我认祖归宗,向我介绍了梁式八卦掌、吴氏太极拳、道家龙门派前辈先贤的情况;师父的女儿张小瑛姐师代师向我宣读了门规师训;让我发表了感言,与会的嘉宾代表、老弟子代表,学员代表都先后热情发言,对师父和我表示祝贺,给我提出殷切希望······最后师娘师父先后发言对我进行了谆谆教诲。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与师父师母合影


我平生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浓浓的熏陶,我激动,我兴奋,我好像做梦,短短两个月,我从一个传统武术的门外人,变成了身负责任的传承人,一想起这个转变,我除了感奋不已还感到压力山大。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与恩师张全亮在丹江口国家南水北调纪念园合影


在这次《武当》杂志主办的师父创编的法象太极拳学习班上,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跟随师兄师姐们练晨功,每天上午、下午跟随师父练功,有时晚上还加练,我已经累的发呆了,但我自强不息、不怕苦不怕累,我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四天朝夕不停的努力学练,我终于初步学会了师父传授的45式法象太极拳套路。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晓雪与师姐张小瑛(右)在丹江口千岛画廊


人在旅途看人、看事、看风景,我这次的收获不知道有多大呢!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我是想说,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没有怎么深入接触过真正的有传承的传统武术,没关系,不要等待,因为宝藏级的恩师就在身边。

【转载-武当杂志】一位加拿大爱国侨民的武术情缘

武当杂志社举办的张全亮“法象太极”培训

师父已经83岁高龄了,他技艺精湛,德高望重,毫无保守思想,我和师父有缘,我敢拜,师父喜收,证明师父对我有信心,我刚开始学武,起点就这么高,不走弯路,深信不疑,不东看西瞧,师父教什么我就练什么,就努力的学习研究什么,我这个大大的幸运儿,会永远心无旁骛,不忘初心,不负众望,努力为师门争光,为祖国的传统武术、传统文化争光。学业有成以后我还要把师父的武德技艺传给我的后人,传给国外的华人华侨和外国朋友,让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以此构建世代和好的友谊桥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