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眼圈遮瑕技巧,轻松隐藏你的年龄!

(2011-11-29 13:14:35)
标签:

黑眼圈遮瑕

化妆造型

遮瑕技巧

于哲造型

化妆培训

时尚

          清晨起来,细观察你眼睛下方的肌肉,有肿胀吗?有眼袋吗?这些综合渐变成为的黑眼圈很有可能会暴露你小心藏着的年龄哦!想要遮住黑眼圈,可却越遮越明显……无论怎么保养,遮盖,都无法消失的黑眼圈真的让人很苦恼。想要化妆来遮盖黑眼圈,但是往往被遮盖的部分看上去更明显了。那么我们时尚化妆造型学校就为美眉们带来黑眼圈遮瑕技巧,让你轻松扮萌扮嫩哦!


          一、循环型黑眼圈:
        血液循环差,造成眼周周围大面积的肤色黯沉。海岛型气候造成过敏性体质、呼吸系统循环不好,让85%的台湾女生都属于循环型黑眼圈。这类黑眼圈偏咖啡色,想要完美遮盖,得先进行肤色矫正。使用橘色遮瑕中和咖啡色眼圈,再以接近原肤色的色彩进行第二次遮盖,如此一来被掩盖掉的黑眼圈才不会显得突兀。和刷油漆的原理相似,以暖色调中和深色,比硬是以浅色遮盖来得自然。 

http://s16/middle/8c004ba3hb2d8b2831cdf&690
          涂抹橘色遮瑕膏  

          Step1:以具有保湿效果的橘色遮瑕膏均匀地涂抹在黑眼圈处。
        Step2:将接近肤色或比肤色浅一号的遮瑕膏均匀涂抹在手背上。 

http://s2/middle/8c004ba3hb2d8b2924351&690

          循环型黑眼圈遮瑕术  

          Step3:再将遮瑕膏于黑眼圈处均匀地按压拍打。
        Step4:以笔刷沾取粉饼,在遮瑕处轻轻拍打并顺向轻刷。
        tips:以偏橘色遮瑕品从黑眼圈产生的卧蚕部位,轻轻由下睫毛往脸颊方向按压,只要能遮盖原本黑眼圈即可,不用大面积延伸。切忌从下睫毛根部开始使用遮瑕,一定要从黑眼圈产生的最下缘,或是中间的部分开始遮瑕,才会有晕染的效果(否则眼下会出现不自然的白色线条)。 矫正肤色后,第二层遮瑕范围可以放大一些 ,最后再以眼部专用的蜜粉轻轻按压即可。 

http://s16/middle/8c004ba3hb2d8b2a1840f&690

          二、泪沟型黑眼圈:
        出现在眼头下方位置,通常是眼部肌肤老化造成的松弛,眼部极敏感、有揉眼习惯的人也容易有这种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老化、松弛,造成皮肤层叠的黯沉现象,避免使用干性遮瑕膏遮盖,否则容易产生严重的卡粉,建议以液状湿润型偏橘色遮瑕品做遮瑕。
          将乳液和遮瑕膏混合调匀 

          Step1: 先将乳液和遮瑕膏混合调匀,因为遮瑕膏有时候会相对比较干,和乳液调在一起提高了遮瑕膏的保湿性。
        Step2:将调匀后的遮瑕膏均匀地点在在黑眼圈处,然后用手指轻轻拍打,使遮瑕膏更加服帖于皮肤。

http://s3/middle/8c004ba3hb2d8b2a18fe2&690

          泪沟型黑眼圈遮瑕术  

          Step3:将具有保湿效果的眼部专用蜜粉 ,轻轻顺向刷过遮瑕范围。
        Step4:特别在眼头及眼尾以提亮蜜粉打亮。
        tips:先以液状遮瑕品在眼头轻压,再用极少量的遮瑕膏叠压,可以把遮瑕范围稍放大,但若是只有眼头黯沉,则要避免大面积遮瑕,否则会因色差反而让眼下更加黯沉。膏状遮瑕后,再以笔刷蘸取少许珠光蜜粉(粒子必须十分细致)轻刷在泪沟型黑眼圈的位置,除了利用珠光反射提亮眼周,也利用镜面效果把细纹藏起来。

http://s7/middle/8c004ba3hb2d8b2b0de26&690

          三、眼袋型黑眼圈:
        眼袋型黑眼圈集中在眼袋下缘。当你眼袋中的脂肪堆积到某种程度,压迫到血管循环,使得眼袋下肌肤黯沉,就是属于眼袋型黑眼圈。
         Step1:先以液状遮瑕笔提亮眼袋的下方(注意不要涂抹到眼袋部位)。
        Step2:在眼袋下方拍上遮瑕膏,先往下按压拍打,再轻轻往上按压拍打。
        Step3:以笔刷蘸取粉饼 ,在眼袋下方轻轻刷过。

          黑眼圈实在是一个很让人烦扰的问题,变身职场新人的你上班脸上可不能挂着一副熊猫眼,如果你也在烦扰不能快速有效的彻底解决,那么我们化妆师培训学校就教你黑眼圈遮瑕,让你瞬间拥有完美肌肤轻松上妆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