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计划
(2022-09-18 13:37:11)
标签:
粟光明 |
分类: 计划总结 |
学科教学计划
选修一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容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与要素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干,关注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与演变,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选修一课程标准共有9条内容要求,其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有一条,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有一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的有七条(涵盖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陆地水体类型,洋流等内容)。从内容要求的结构看,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个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具有全球性,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理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选修一素养要求建议落实如下:
1.
2.
3.
4.
选修2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本模块内容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干,关注不同区域背景下,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原因、过程和方向。本册实在学习了人文地理一些原理及分析方法之后,对不同的区域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是对区域的总体认识,然后是对一些区域进行分类认识;二是“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这里的区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地理。不着重区域特征,而是以区域为背景,列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资源,生态这些设计区域自身特征的问题,也设计如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流域内部各区域的协调开发等区域之间的问题。
本学期选修2的课程标准共有9条内容,因时间过半完成即可。主要包括对区域的认识,包括区域的概念,类型,区域发展的异同等;4调试选择不同区域分析其发展状况,其中有大都市区,产业转型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脆弱区等。
本册教学中具体素养要求落实如下:
1.
2.
3.
4.
5.
6.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届高二学生因高一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课程压缩,基础不扎实,总体地理一共有五个班,两个美术班,三个文化课班级,其中有一个为瑞杰班班基础较好。
教学方法措施
1.提问式教学,把问题带课堂中
我们这所说的提问式教学或许许多师都是过,但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许多师提出问题的原则只是很理论的东西,或是本节的重点。但是他们忽略了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没有把问题与学的兴趣联系起来,提出的问题学根本不感兴趣甚厌烦。显然,这样的话学不会被吸引,也就不能把学的注意和思都拉到课堂上来。
这就是他们这种法没有能提教学效率的原因所在。我们这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在本节课知识中最能让学感兴趣且他们还没有理解的内容,把他们最想知道答案的地理知识当做问题在课前提出来,然后让带有好奇的学跟着师的思路去学习。当最后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弄懂的时候发现这节课的知识都已经学会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吸引学的呢?这就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如在地理学知识,为什么中午我们这太阳还是很辣的时候有些地却是在三更半夜?为什么我们是在炎热夏天的时候有些地却是冰天雪地?对于没有学过这知识的学来说这些问题对他们绝对是吸引万分的问题。且,活中有很多看似神秘的现象都可以地理知识来解释,所以提问式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的选择,对提教学法意义深远。
2、多举活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多举例,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让学在课本中学到的东西能应到现实活中,解释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当他们学到的东西能够在活中应的时候,他们才对学好这门学科更感兴趣。同时理论结合实际才能让他们对掌握的知识记得更牢固,记得更长久。那么,在我们的活中哪些与地理知识紧密联系呢?当我们细观察的时候会发现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如下,我们都知道是从天上下下来的,经河流最终流向海洋,但是经过长年累,地球上的海平却不会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师可以通过解释这现象来解释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内容。如,原反应与地理现象有哪些联系?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等等,把很多地理知识与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学习。这样学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式也能够的提学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
3、互动式教学为主,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有些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摆出幅很严肃的孔,在课堂中不允许学说话,认为上课时候学说话就是不听课,是违反课堂纪律、是坏学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提出互动式教学,在上课时与学互动,让有疑问或不懂的学提出问题,师在课堂上能帮助他们讲解,让学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答。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帮助更,同时在定程度上允许学在课堂中相互讨论及交流,如有某个问题多数学都不理解的时候,可以给定的时间给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最后再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并告诉他们选这个答案的理由,等等。互动式教学,师不应该把整节课的时间都在讲学上,假如是四五分钟为节课,那么师少留出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看书,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师也恰好能利这个时间给还有疑问的学解答,对个别学进专门辅导,这种法实际上也是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法相结合。这样在进互动式教学的同时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多种教学模式进灵活运,能更好的调动学的学习兴趣,让教学
能够轻松效的进。
4、激励式教学,让每个学对充满信
经调查发现,每个努学习的学背后都有个积极向上的标。或或,但有个共同点就是这标有股强的量推动着这学不断地努,直到标实现为此。在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经常在适当的时候把这种教学式带到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励学,让他们在中建并明确的标。也经常举例来说明知识可以改变,这些例不定是伟但要真实。让学相信努可以提成绩,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天下没有绝对笨的,只有不愿意努或者是法不对的学。在举例讲解每个故事的时候师也都很投,充满激情,只有这激情先燃烧,才能很好的传达给学。有许多学在这种激励式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成绩有飞跃性的提,发质的改变,这个教学效果是我在多年作过程中总结出来能让学进步最明显的教学法。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二地理)
周次 |
日 期 |
教
|
教时 |
备注 |
预 备 周 |
8月15日 — 8月21日 |
|
|
|
预 备 周 |
8月22日 — 8月28日 |
第二章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二章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 |
5 |
|
1 |
8月29日 — 9月4日 |
第二章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复习二章 |
6 |
|
2 |
9月5日 — 9月11日 |
第三章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三章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
6 |
高三省联合体一模,中秋节放假(9.10-12) |
3 |
9月12日 — 9月18日 |
第三章第三节 天气系统第三章复习 |
6 |
|
4 |
9月19日 — 9月25日 |
第四章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联系 第四章第二节 |
6 |
|
5 |
9月26日 — 10月2日 |
月考复习及试卷讲评 |
6 |
高一年级和大专部第一次月考,国庆放假(10.1-7) |
6 |
10月3日 — 10月9日 |
第四章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第四章复习 |
6 |
高三第一次月考 |
7 |
10月10日 — 10月16日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6 |
高二第一次月考 |
8 |
10月17日 — 10月23日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
6 |
校运动会(暂定) |
9 |
10月24日 — 10月30日 |
地球的自转 |
6 |
|
10 |
10月31日 — 11月6日 |
地球的公转 |
6 |
高三第二次月考 |
11 |
11月7日 — 11月13日 |
选修一与期中考复习 |
6 |
高一年级和大专部期中考试 |
12 |
11月14日 — 11月20日 |
1.1多种多样的区域 |
6 |
高三普高温州一模 |
13 |
11月21日 — 11月27日 |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第一章复习 |
6 |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
14 |
11月28日 — 12月4日 |
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6 |
|
15 |
12月5日 — 12月11日 |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第二章复习 |
6 |
|
16 |
12月12日 — 12月18日 |
选修二总复习 |
6 |
高三第四次月考 |
17 |
12月19日 — 12月25日 |
总复习 |
6 |
|
18 |
12月26日 — 1月1日 |
总复习 |
6 |
元旦放假(12.31-1.2) |
19 |
1月2日 — 1月8日 |
总复习 |
6 |
普高学考选考 |
20 |
1月9日 — 1月15日 |
总复习 |
6 |
温州市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考试 |
21 |
1月16日 — 1月22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