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个人认为,不能被主力对敲的股票一定是结构相对分散的,我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股票的结构,股票的结构即为不同人群的持股比例,这里的不同人群指的是游资,机构,散户,QFII等,而这里因为机构,QFII的资金量比较大,因此他们常常会选择在大蓝筹,大盘股里潜伏,或者发展前景比较乐观的热门板块,因此在这类股票里往往结构比较分散,成交量真实可靠,还有一类股,是突发的政策性利好消息,原本不看好的股票,或者板块,被各路资金抢筹,成交量明显放大,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交量不会萎缩回原来的水平,这样的成交量往往也真实可靠,主力常常也不会进行对敲的操作。总而言之,越是热点,关注度越高的,参与的范围越大的,股票异动是集体性行为的,其成交量往往都是真实可靠的!
在我们确定我们所操作的股票,成交量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成交量来分析,股票当下的一种形势,所谓的形势是一种供求关系往哪里变化的一种趋势,股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它最多只能判断你这样做,正确的概率会比错误的大。举个羽绒服行业的例子,一开始气候忽冷忽热,一些怕冷的人,慢慢的买上了羽绒服,但绝大部分的人还不会买,这时市场的成交量应该不会太大,但呈现的应该是缓慢增长,运动不规律,这对于股票而言相当于前期的盘整,此时介入的风险会很大,接着突然有两天,气温急降,很多人都买羽绒了,此时成交量应该急剧放大,但接着天气又突然热了,买羽绒服的人有少了,成交量又小了,同时天气又会进入忽冷忽热的状态,在忽冷忽热的状态下,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气候会怎么样,因此你没办法判断你现在买羽绒服是否正确,这在股票里就是不确定性,但你知道天气突然变冷的这个现象,而这个现象的出现,导致成交量突然变大了,因此你可以这样认为成交量的突然变大,这时买进羽绒服,判断对的概率比错的概率要大,在股票市场里则这时介入赢面会更大,接下天气真的变冷了,很多犹豫不决的人们全部都去买羽绒服了,成交量放大,厂家来不及生产,市场羽绒服稀少,价格飞涨。那么接下来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买羽绒服,你判断的最正确呢?我想应该是第三次,因为当第三次天真的变冷后,市场所爆发出来的买力,是最大的,供求失衡是最明显的,价格上涨也是最离谱的。
举这个例子,我只想跟大家表明任何关于价格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市场的供求关系,这是最基本的,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通过成交量来表现,因此成交量的变化,是我们了解供求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