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笆行》情景式默写
(2017-02-21 19:39:05)分类: 高考语文试题 |
《杜甫诗三首》《琵笆行》练习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 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 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的妙处。(2分)
3、 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
4、 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3分)
情景式默写:
5.《秋兴八首(其一)》
①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②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③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④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6.《咏怀古迹(其三)》
①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②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③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④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7.《登高》
①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②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③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④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⑤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琵琶行》练习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5.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6.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
9.
9.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
10.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11.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12.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
13.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14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15.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16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17.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18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19.
20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2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
22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23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24.《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25.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
2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27.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2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29、诗中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30、作者善用生动比喻描绘音乐形象,其中表现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31表现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
32表现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33表现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
34诗人在音乐暂停后,表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给自己带来独特感受的诗句是:
35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36.从听觉表明诗人住地偏僻落后的诗句是
37从触觉和视觉表现作者住地环境艰苦的诗句是
38从听觉表现环境艰苦的是
39表现诗人内心孤独,缺少精神享受的诗句是
40、诗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
《杜甫诗三首》《琵笆行》练习
1.答案: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回到家乡的悲凉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抒发了悲秋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在抒情方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意对即可)
2答案: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或对偶)(1分),营造了孤寂萧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1分)。
3答: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落寞、郁闷的感情基调。(划线处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答:示例一:首联的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1分)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2分)
示例二:颔联的象征:以骇浪滔天,(1分)暗寓了国家时局动荡和作者心潮翻卷;(2分)
示例三:颔联的象征:以阴云盖地,(1分)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2分)
示例四:尾联的烘托:以秋风、捣衣声(1分),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2分)(意思对即可。划线处为关键得分点,共3分)
5.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③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④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6.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②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④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7.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练习
1.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_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0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5.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7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18“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0
2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2“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6“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27“同是天涯沦落人
2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9“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0大弦嘈嘈如急雨,
31小弦切切如私语,
32间关莺语花底滑,
33幽咽泉流冰下难。
3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37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3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9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40“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凄凄不似向前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